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火的意思、山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火的解释

(1).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包括撂荒、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山火已燎,野霜初白。” 唐 沉佺期 《咸阳览古》诗:“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 唐 李白 《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瞿蜕园 朱金城 校注:“山火,猎者烧草以驱逼禽兽之火也。” 前蜀 贯休 《夏日晚望》诗:“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新民晚报》1987.5.11:“燃烧了四天的 大兴安岭 特大山火已经局部得到控制。”

(2).指《易》六十四卦中的《贲》卦。因其外卦为艮,内卦为离,卦象为山、火,故名。《易·贲》:“象曰:山下有火,賁。”《魏书·崔光传》:“是以《书》始‘稽古’,《易》本‘山火’。观於天文,以察时变;观於人文,以化成天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火是指发生在山区、林地或丘陵地带,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原因引发的非计划性燃烧现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山林地区因雷电、自燃或人为疏忽引起的火灾"。从生态学角度,山火属于地表火与树冠火交织的复合型灾害,具有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破坏性强的特点。

根据《辞海》(第七版)的释义,山火形成需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和火源三个要素。自然成因主要包括雷击(占比约10%)、火山活动及植被自燃,而人为因素涵盖农事用火(35%)、祭祀活动(28%)、未熄灭烟头(17%)等。中国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47起,其中人为因素导致占比达82%。

山火对生态系统产生双重影响:短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结构破坏和碳汇功能丧失,但长期可促进部分植物种子萌发,维持生态演替平衡。《生态学大辞典》指出,适度山火能清除林下枯落物,形成"火周期"(fire interval)维持生态系统健康。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确立"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治原则,建立卫星监测(精度达98%)、无人机巡护(覆盖半径15公里)、地面瞭望(每塔监测面积30平方公里)的三维预警体系。扑救采用以水灭火(效率比风力灭火高70%)、化学阻燃(延迟燃烧4-6小时)、人工降雨(增雨量15-20毫米)等综合手段。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森林防火概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21.

上海辞书出版社. 辞海(第七版)[Z].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全国森林火灾统计分析报告[R]. 北京: 应急管理部,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白皮书[EB/OL]. 2025.

王政权. 森林生态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李博. 生态学大辞典[Z].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

国务院. 森林防火条例[Z].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4.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森林火灾扑救技术规范[S]. 北京: 应急管理出版社, 2023.

网络扩展解释

“山火”指发生在林野等自然环境中难以控制的火灾,是典型的自然灾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别名

山火又称林火、植被大火、草原大火或灌木大火(澳大拉西亚语),主要表现为地表植被(如森林、草原等)的失控燃烧。其特点是火势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强,且受气象条件(如风力、干旱)影响显著。


二、主要分类

根据燃烧位置和形式,山火可分为三类:

  1. 地表火
    沿林地表面蔓延,温度约400℃,烟呈浅灰色,占森林火灾的94%。主要燃烧枯枝落叶层和低矮植被。
  2. 林冠火(树冠火)
    火势沿树冠蔓延,温度可达900℃,烟柱高达数千米,烟为暗灰色,易引发飞火。多发生于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区,破坏性极强,占森林火灾的5%。
  3. 地下火
    在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燃烧,蔓延速度慢但持续时间长,易复燃(部分来源未详细提及,需结合专业资料补充)。

三、成因分析

  1. 自然原因
    • 雷电等自然现象(约占10%以下)。
    • 干旱与气候变化助长火势。
  2. 人为原因
    • 全球90%以上山火由人为引发,包括用火不慎(如野炊、焚烧秸秆)、纵火等。
    • 中国98%以上的森林火灾源于人为因素,典型案例包括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四、影响与防治

  1. 危害
    • 破坏生态系统,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 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如2004年澳大利亚悉尼大火。
  2. 防治关键
    • 加强居民安全教育,杜绝火灾隐患。
    • 建立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提升扑救能力。

五、其他释义

在《易经》中,“山火”指贲卦(卦象为山下有火),象征文化与修饰(源于古代哲学概念,非自然现象范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科学机制,可参考权威环境研究机构的报告。

别人正在浏览...

阿郑之化辨物居方彪被鼻青眼乌不凡蔡文姬禅房常爵倡始吃不过丑讦稻秫吊销鞮寄风言风语腐窳改流干预诰封瓜华乖常故故寒澌耗羡黄屋非心欢昵挥日户絶界畔机埳记名符计穷势迫扛哄课租口涎料估立场领要遛搭留戍龙管麦耞毛虾牧羊人囊赍铺丁窃窃私语气瓶三点水食客嘶涩咷笑醍醐灌顶投诚枉教温八吟瓮中之鳖无父象态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