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火的意思、山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火的解释

(1).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包括撂荒、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山火已燎,野霜初白。” 唐 沉佺期 《咸阳览古》诗:“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 唐 李白 《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瞿蜕园 朱金城 校注:“山火,猎者烧草以驱逼禽兽之火也。” 前蜀 贯休 《夏日晚望》诗:“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新民晚报》1987.5.11:“燃烧了四天的 大兴安岭 特大山火已经局部得到控制。”

(2).指《易》六十四卦中的《贲》卦。因其外卦为艮,内卦为离,卦象为山、火,故名。《易·贲》:“象曰:山下有火,賁。”《魏书·崔光传》:“是以《书》始‘稽古’,《易》本‘山火’。观於天文,以察时变;观於人文,以化成天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山火”指发生在林野等自然环境中难以控制的火灾,是典型的自然灾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别名

山火又称林火、植被大火、草原大火或灌木大火(澳大拉西亚语),主要表现为地表植被(如森林、草原等)的失控燃烧。其特点是火势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强,且受气象条件(如风力、干旱)影响显著。


二、主要分类

根据燃烧位置和形式,山火可分为三类:

  1. 地表火
    沿林地表面蔓延,温度约400℃,烟呈浅灰色,占森林火灾的94%。主要燃烧枯枝落叶层和低矮植被。
  2. 林冠火(树冠火)
    火势沿树冠蔓延,温度可达900℃,烟柱高达数千米,烟为暗灰色,易引发飞火。多发生于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区,破坏性极强,占森林火灾的5%。
  3. 地下火
    在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燃烧,蔓延速度慢但持续时间长,易复燃(部分来源未详细提及,需结合专业资料补充)。

三、成因分析

  1. 自然原因
    • 雷电等自然现象(约占10%以下)。
    • 干旱与气候变化助长火势。
  2. 人为原因
    • 全球90%以上山火由人为引发,包括用火不慎(如野炊、焚烧秸秆)、纵火等。
    • 中国98%以上的森林火灾源于人为因素,典型案例包括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四、影响与防治

  1. 危害
    • 破坏生态系统,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 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如2004年澳大利亚悉尼大火。
  2. 防治关键
    • 加强居民安全教育,杜绝火灾隐患。
    • 建立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提升扑救能力。

五、其他释义

在《易经》中,“山火”指贲卦(卦象为山下有火),象征文化与修饰(源于古代哲学概念,非自然现象范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科学机制,可参考权威环境研究机构的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山火的意思

山火指的是山林或森林中发生的大面积火灾。由于山火具有猛烈的燃烧性和迅速的蔓延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严重威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山火的部首是山字旁(山字旁又称为山字头),拆分后部首为山。而山火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和繁体

山火一词来源于汉语,属于汉字构词法中的合成词。在繁体字中,山火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山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关于山火的写法还是可以追溯到古汉字的形态。在古时候,山字旁常常写成冖形,形状与冰字旁相似,而火字通常由三个火点构成。

例句

1. 山火肆虐,烧毁了大片森林。

2. 由于干旱和高温,山火频繁发生。

组词

山火可以和其他词组合成多个相关的词语,比如:

1. 山火预警:指************和警示山火发生的情况。

2. 山火扑救:指对山火进行抢救和灭火的行动。

3. 山火防控:指预防和控制山火的各种措施。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森林火灾、森林火险。

反义词:山明水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