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尾的意思、上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尾的解释

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南史·陆厥传》:“ 约 ( 沉约 )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蠭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自 梁 室云季,雕虫道长,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 杜甫 《秋兴》诗之五“西望瑶池降 王母 ,东来紫气满 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清 仇兆鳌 注:“此章下六句,俱用一虚字二实字於句尾,如‘降 王母 ’、‘满 函关 ’、‘开宫扇’、‘识圣颜’、‘惊岁晚’、‘点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叠足之病矣。”参见“ 八病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上尾”是中国古代诗歌声律理论中的术语,属于南朝沈约提出的“永明体八病”之一,主要指诗句在押韵或声调搭配上的缺陷。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表现
    当相邻两句的尾字(或隔句的尾字)为“双声”(即声母相同)时,即构成“上尾”之病。例如,若上句末字为“章”(zhāng),下句末字为“张”(zhāng),因声母相同且位置重复,会导致音韵单调。

  2. 历史背景
    该概念源于南朝沈约等人对诗歌声律的规范,旨在通过“四声八病”理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提升诗歌的音乐性,后成为“永明体”的核心规则之一(《南史·陆厥传》记载)。

  3. 影响与规避
    犯“上尾”会使诗句缺乏声调变化,影响诵读的流畅度。因此,诗人需避免相邻或隔句尾字的声母重复,转而通过平仄交替实现抑扬顿挫的效果。例如,五言诗中常通过平仄相间来调节音律。

扩展说明
“八病”中的其他术语如“平头”(两句首字同声调)、“蜂腰”(句中第二与第五字同声调)等,均体现了古人对诗歌形式美的精细化追求。需注意,部分规则在后世(如唐代近体诗)中有所调整,但“上尾”作为基础声律问题仍被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上尾

《上尾》是一个日语词汇,它的意思是“最后”。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上”和“尾”。下面对这两个汉字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的介绍:

1. “上”字的部首是“一”,它是一个汉字的基本部分,代表“一条直线”;笔画数为一画。

2. “尾”字的部首是“尸”,它是一个象形部首,表示“尸体”;笔画数为七画。

《上尾》一词来源于日语,它是由汉字直接借用而来的。在日语中,它主要用于表示时间、顺序或形容事物的最后一部分。

在繁体字中,《上尾》这个词的写法仍然是“上尾”,没有什么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上尾》这个词的基本意思并没有改变。

以下是一些与《上尾》相关的例句:

1. 开学式上尾,校长发表了一次重要的演讲。

2. 足球比赛上尾,我们的队伍取得了胜利。

3. 这部电影真是太精彩了,尤其是结局上尾。

一些与《上尾》相关的词汇:

组词:上午、上海、上班、上车

近义词:最后、末尾、结束

反义词:开始、起初、开头

希望以上的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