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梁文的意思、上梁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梁文的解释

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 北魏 温子昇 有《阊阖门上梁祝文》, 宋 王应麟 谓为上梁文之始。见《困学纪闻·杂识》。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麪,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於是匠人之长,以麫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儷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礼也。” 清 汪懋麟 《十二砚斋落成自题》诗之二:“小试神通移柱法,大夸手段上梁文。好言南北东西合,佳兴风雨月露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梁文是中国古代建筑仪式中使用的特殊文体,指房屋建造过程中,在架设主梁(即“上梁”)这一关键工序时诵读的祈福文章。它兼具实用性与文学性,是民俗活动与礼仪文学的结合体。以下从多个角度解析其含义:


一、核心释义

上梁文专指在建房仪式中,工匠或主家于安置屋顶主梁时宣读的祝颂文辞。其核心功能是祈求神灵庇佑、驱邪避灾、祝愿家宅安宁与子孙昌盛。文中常包含对建筑过程的描述、对梁木的赞美、对吉时的选定说明,以及大量吉祥话与咒语式表达。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典网收录)

参考链接:http://www.zdic.net/hans/上梁文


二、民俗功能与仪式性

  1. 驱邪纳吉

    通过特定咒语(如“伏以!日出东方祥云起,鲁班弟子来上梁”)镇压地煞,防止邪祟侵扰。

  2. 祭祀神灵

    敬告土地神、鲁班先师等,祈求工程顺利,如:“三牲酒礼祭鲁班,金锤响处万邪避。”

  3. 家族祈福

    寄托对家族兴旺的期许,如:“上梁大吉,子孙满堂;六畜肥壮,谷米盈仓。”

    来源:《中国民俗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文体特征


四、历史演变

上梁文源于先秦祭祀仪轨,唐宋时期随木构建筑技术成熟而定型。宋代《营造法式》记载官方建筑需诵读上梁文,明清时普及至民间,成为南北通行的建房习俗。文人亦参与创作,如苏轼曾为友人撰写《白鹤新居上梁文》,赋予其更高文学价值。

来源:《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


五、现代价值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梁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与趋吉避凶的民俗心理。现存实物多见于地方志、族谱及古建筑题记中,是研究传统社会仪式、建筑文化的重要文本。

来源:《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说明: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建筑史学及民俗学研究成果,引用来源均为公开发行的专业典籍或可信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上梁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主要用于建筑房屋时上梁仪式的颂祝环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文体性质
    上梁文属于骈文(讲究对仗、声律的文体),内容以祈福、颂祝为主,通常末尾附有诗歌。其结构分为六章,分别对应东、西、南、北、上、下六个方位,并常以“儿郎伟”三字开头。

  2. 起源与发展

    • 始于六朝时期,北魏温子昇的《阊阖门上梁祝文》被宋代学者王应麟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上梁文(见于《困学纪闻·杂识》)。
    • 宋代以后逐渐形成固定格式,成为民间营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仪式功能
    上梁文在建屋上梁时由工匠或文人诵读,既表达对建筑稳固的祈愿,也包含驱邪纳吉的寓意。仪式中亲友会携带礼物庆贺,并犒劳工匠。

  4. 语言特点
    采用骈俪句式,辞藻华丽,多用典故,兼具实用性与文学性。例如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提到:“工师上梁之致语也”。

相关扩展
“上梁”本身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环节,民间认为其关系到家宅平安,因此衍生出丰富的习俗(如择吉日、挂红庆贺等)。需注意,“上梁文”与成语“上梁不正下梁歪”无直接关联,后者借“梁”比喻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

别人正在浏览...

别开蹊径播播茶饭无心虫使貙貍此后大祸临头电挂定倾鼎玉滴水檐嫡子对棋讹未非礼風瘵奋怒概众焦比敬诺廐苑絶爱克服困难刻写款要两手攥空拳敛一林下意六儿龙关漏尽更阑緑酒漫空眉目麪板麋茸霓袖匿影藏形牌长偏倍抢劫犯炁海庆赖庆烟全权代表取告鋭藻辱末如原以偿山戍闪跳拾人唾余朔门通洋退私外孙女唍尔无父无君祫禘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