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矾的意思、山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矾的解释

(1).花名。常绿灌木。春开白花,芳香。 宋 黄庭坚 《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诗序》:“江湖南野中有一种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 王荆公 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而陋其名,予请名曰山矾。野人采郑花叶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 宋 杨万里 《万安出郭早行》诗:“玉花小朵是山矾,香杀行人只欲颠。”

(2).代指弟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黄梅淡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此以黄梅、山矾两花代指 龚氏 二子 橙 (兄) 陶 (弟)。参见“ 山矾弟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山矾”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植物属性

  1. 基本特征
    山矾(学名:Symplocos sumuntia)是山矾科山矾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8米。叶片革质,呈卵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春季开白色小花,香气浓郁。
  2. 用途
    其果实可食用,种子可作染料(传统染色工艺中替代明矾使用,故得名“山矾”)。

二、文化含义

  1. 比喻义
    因山矾外表美丽但全株有毒,常被用于比喻事物外表光鲜却暗藏欺骗性,或形容人言行不一。
  2. 代指亲属
    古汉语中,山矾偶作“弟弟”的代称,可能与植物特性或谐音相关,但此用法较少见。

三、相关典故

宋代黄庭坚曾为其命名,因观察到民间用其叶染黄不需明矾,故以“山矾”称之;王安石亦有诗提及此花。


提示:如需了解山矾的详细植物分类或分布区域,可参考植物学资料(如的权威描述)。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山矾:含义和来源

山矾(shān fán)是一个中文词汇,指的是一种矿物质,也称作石矾。它是一种含有硫酸盐的矿石,常常呈现出黄色、白色或褐色等不同颜色。山矾在古代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作媒染、皮革和制革等领域。

部首和笔画

山矾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山(shān)和矾(fán)。其中,“山”是部首,表示这个词与山相关。它的拼音是shān,总共包含三个笔画;“矾”是剩余部分,与矿物相关。它的拼音是fán,总共包含四个笔画。

繁体写法和古时候汉字写法

山矾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是「山礬」。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山一字的写法较为固定,而矾的写法存在一些变种。有时候会将矾写作「礬」,或者将山写作「山」。

例句

1. 我在山区发现了一块形状奇特、颜色鲜艳的山矾矿石。

2. 这种山矾可以用来制作染料,用于染制丝绸,使其更加绚丽多彩。

组词

1. 矾石(fán shí):指的是含有硫酸盐等矿物质的石矾。

2. 矾土(fán tǔ):指的是含有矿矾成分的土壤。

3. 矾酸(fán suān):指的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矾石等矿石酸化后生成的产物。

近义词和反义词

1. 近义词:石矾、硫矾

2. 反义词:砂矾、水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