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余读书的意思、三余读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余读书的解释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余读书”是一个成语,源自东汉学者董遇的学习方法,强调利用空闲时间勤勉读书。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三余”指三种空闲时间:冬者岁之余(冬季农闲)、夜者日之余(夜晚休息时段)、阴雨者时之余(雨天无法劳作时)。该成语倡导人们抓住这些零散时间读书积累。

二、典故出处

出自《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董遇面对学生“苦渴无日”(没时间读书)的困惑,提出“当以三余”,并解释三余的具体含义。

三、延伸内涵

  1. 时间管理智慧:主张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学习机会,与现代时间管理理念相通。
  2. 学习方法论:董遇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为反复研读才能领悟真义。
  3. 教育启示:体现古人“不弃寸阴”的勤学精神,至今仍具激励作用。

四、相关成语

同源表述还有“读书三余”(指相同的时间概念)和“三余勤读”(强调勤勉态度)。

五、现代启示

在快节奏生活中,可借鉴“三余”思维,如通勤时段听书、午休阅读等,将零散时间转化为个人成长机会。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余读书

《三余读书》是指才华出众、学识卓越的人即使再忙碌,也会抽出时间来阅读书籍。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家王守仁(1472-1529)的《三余笔记》,意指他在忙于政务之余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拆分部首和笔画:三 (三点水) 余 (人, 皮, 二) 读 (言, 吅, 乀)

来源:《三余笔记》是王守仁的一部著作,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书中,他强调了自我完善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繁体:三餘讀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写法中,“餘”字常被写作“余”,而“書”字则被写作“書”或“冊”。

例句:他忙得不可开交,却始终保持着三余读书的习惯。

组词:三分余外、三余风雨、三余糟糠

近义词:鸿儒读书、文学家读书

反义词:不学无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