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絶的意思、三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絶的解释

1.指三国魏《受禅碑》的王朗文﹑梁鹄书﹑钟繇刻字。

2.三国吴主赵夫人的织锦﹑刺绣﹑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人谓"吴有三絶,四海无俦其妙。"见晋王嘉《拾遗记.吴》。

3.指晋顾恺之的才﹑画﹑痴。

4.指晋袁山松之《行路难》辞﹑羊昙唱乐﹑桓伊挽歌。

8.指晋戴逵所作佛像,顾恺之所作维摩画图,义熙年间狮子国所献玉像。

6.南朝宋谢瞻所作《喜霁》诗,谢灵运写之,谢琨咏之,王弘称之为三绝。见《南史.谢瞻传》。

7.南朝梁元帝画孔子像,自撰赞辞并自书之,时人谓之三绝。见《南史.梁元帝纪》。

8.隋田僧亮﹑杨契丹﹑郑法士三人在京师光明寺画小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面,称为三绝。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杨契丹》。

9.指唐吴道玄﹑韦无忝﹑陈闳三画家合作之《金桥图》。唐明皇幸潞州,道由金桥,羽仪甚盛,诏吴道玄﹑韦无忝﹑陈闳,令同制《金桥图》。"圣容及上所乘照夜白马,陈闳主之;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吴道玄主之;狗马骡驴牛羊骆驼猫猴猪貀四足之类,韦无忝主之。图成时为三絶焉。"见唐郑棨《开天传信记》。

10.唐张璪常画古松于斋壁,符载为之作赞,卫象为之配诗,亦一时三绝。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

11.指唐郑虔之诗﹑书﹑画。

12.指唐李揆之门第﹑人物﹑文学。

13.唐宋之问之父令文富文辞﹑工书﹑力绝人,世称三绝。见《新唐书.宋之问传》。

14.唐韦暠善判﹑李亘工书,彦伯属辞,时称"河东三绝"。见《新唐书.徐彦伯传》。

18.唐文宗时,诏以李白之歌诗,裴旻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见《新唐书.李白传》。

16.三次断绝。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絶”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因历史背景和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主要解释:

一、历史典故中的“三絶”

  1. 三国魏《受禅碑》三绝
    指王朗撰文、梁鹄书写、钟繇刻字的碑文,三者技艺结合堪称典范。

  2. 三国吴赵夫人的技艺三绝
    赵夫人以织锦(机绝)、刺绣(针绝)、丝幔(丝绝)闻名,被赞“吴有三绝,四海无俦其妙”。

  3. 晋代顾恺之的三绝
    顾恺之因才华(才绝)、绘画(画绝)、率真性情(痴绝)被世人称道。

  4. 其他历史人物相关三绝

    • 唐代郑虔:诗、书、画并称三绝。
    • 南朝谢瞻:其诗作由谢灵运书写、谢琨吟咏,被王弘称为三绝。

二、成语含义

作为成语,“三絶”形容事物达到极致、无法超越的状态,如“韦编三绝”比喻勤奋治学(源自孔子读《周易》的典故)。


三、使用注意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絶

三絶(sān jué)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一”、“糸”和“页”。它的笔画数为13画。

来源和繁体

三絶是汉字的简化字形,源于繁体字“三絕”。繁体字中的“絕”是由“糸”和“页”组成的,而简体字将“絕”简化为“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简化字不存在,所以“三絶”是以繁体的形式存在的。它的组成部分“糸”代表了丝绸,表达了滑动或细腻的意思;“页”则代表纸张,表达了文字或书写的意思,而“一”则是表示一个物体的符号。

例句

1. 他的演技绝对是娱乐圈的三絶之一。

2. 这场比赛他表现出了出色的运球、传球和射门技术,真可谓是足球界的三絶。

组词

三合一、三重门、三思而后行、三位一体、三番五次。

近义词

绝世、绝对、非凡。

反义词

平凡、普通、一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