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桑木为门轴,以破瓮为窗口。形容贫寒之家。语本《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久淹在桑枢瓮牖,几时能勾画阁楼臺?” 元 卢挚 《沉醉东风·举子》曲:“辞辛苦桑枢瓮牖,夸荣华凤阁龙楼。”
“桑枢瓮牖”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āng shū wèng yǒu,主要用于形容贫苦人家的居住环境或清寒的生活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成语通过具体物象(桑木、破瓮)反映古代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对贫困的描写,如《过秦论》中“瓮牖绳枢之子”亦为类似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或例句,可参考《庄子》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桑枢瓮牖》是指房屋的门窗。其中,“桑枢”意为门的柱子,也可以表示门;“瓮牖”意为窗户。
《桑枢瓮牖》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桑(木),枢(木),瓮(瓦),牖(窗,目)。
《桑枢瓮牖》来源于《楚辞·离骚》:“介尔桑枢,维其疏也。”作者屈原通过使用这个比喻,来描绘离别时房屋门窗的凄凉,表达出内心的伤感。
《桑枢瓮牖》的繁体字为:桑樞甕牖。
古时候,《桑枢瓮牖》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桑字在古代常常写作“桒木”,枢字常写作“樞木”,瓮字常写作“甕瓦”,牖字常写作“牖目”。
1.房间的桑枢瓮牖被精心装饰,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2.即使外面一片黑暗,我仍然能从桑枢瓮牖间透进来一丝微弱的阳光。
可组成的词汇:桑树、门框、瓮城、窗帘。
近义词有:门窗、窗户、门扇、窗扉。
反义词有:囚牖(囚禁的窗户)、破牖(损坏的窗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