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入木的意思、入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入木的解释

(1).指雕板刻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附录:“余因反覆沉思其致误之由,殊不可得,嗣取钞刻各本,刻意推研,乃知 卢氏 所得 叶石君 本,据以入木。”

(2).入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荆州 天崇寺 僧 智灯 常持《金刚经》, 贞元 中,遇疾死,弟子启手足犹热,不即入木,经七日却活。” 明 李贽 《豫约》:“一毫不谨,失其欢心,则祸患立至,其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管束得更苦矣。”参见“ 入殮 ”。

(3).喻书法笔力劲健。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故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诗:“鏘金七言凌 老杜 ,入木八法蟠高轩。”参见“ 入木三分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入木”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使用场景:

一、基本释义

  1. 雕版刻印
    指古代将文字或图案刻在木板上进行印刷的工艺。例如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提到“据以入木”,即指雕版印刷的过程,2,3,。

  2. 入棺
    表示将遗体放入棺材的仪式。如唐代《酉阳杂俎续集》记载“不即入木”,意为未及时入殓,4,。

  3. 书法笔力劲健
    形容书法或绘画笔触刚劲有力,可深入木质纹理。唐代白居易曾用“入木之功”赞美笔力深厚的书法作品,5,。


二、延伸用法


三、例句参考

  1. 书法领域:“这幅作品笔力入木,遒劲洒脱。”
  2. 文学评价:“他的论述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3. 传统工艺:“古籍多通过入木技术保存至今。”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记载与现代用法,若需完整文献案例,中的诗词及历史文本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入木

入木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文采或者描写字迹之深入纸张的程度。下面将从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介绍这个词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入木的拆分部首为「️入」,它是由「二」和「口」组成的。入木总计有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入木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见于《宋高宗实录》。它的繁体字为「入木」,繁体字形态更加复杂一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入木」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在楷书中,它的写法更加规整且工整,与现代标准字形有所差异。

例句

1. 他的文字入木三分,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2. 他的书法入木有声,寓意深远。

组词

1. 入木三分:形容文采深入、切中要害。

2. 入木流离:形容悲伤或痛苦深入心扉。

3. 潜移默化:形容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深入骨髓、入骨相思、入骨牵肠。

反义词:浅尝辄止、若有若无、不入流派。

总的来说,《入木》这个词形容文采或字迹深入纸张的程度,拆分部首为「入」,共有9个笔画。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有所差异。通过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与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