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若箇的意思、若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若箇的解释

亦作“ 若个 ”。1.哪个。可指人,亦可指物。 唐 东方虬 《春雪》诗:“不知园里树,若箇是真梅?” 宋 杨万里 《和段季承左藏惠》之三:“阿谁不识珠将玉,若箇关渠风更骚?” 明 陈铎 《山坡羊·怨别》套曲:“灯儿照破人儿梦,梦遶 巫山 若个峯?” 刘国钧 《饯春词》:“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2.何处。 唐 贾岛 《盐池院观鹿》诗:“ 条峯 、 五老 势相连,北鹿来从若箇边。” 宋 赵长卿 《菩萨蛮·初冬》词:“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清 赵翼 《中秋夕感作》诗:“一家依旧团圞月,怜汝孤魂若箇边?”

3.什么。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若个事,哗庭院?乱我清心,搅我幽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若箇”是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主要用法及释义如下:

一、词源解析 “若”在古汉语中可表示“哪”,“箇”通“个”,二者组合形成疑问代词结构。该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文献,唐代诗词中尤为常见,如《汉语大词典》收录其用例可追溯至《全唐诗》。

二、核心词义

  1. 询问事物:相当于“哪个” • 唐·王勃《九日》诗:“不知来送酒,若箇是陶家?”(《全唐诗》卷五十六) • 宋·杨万里《南雄驿前双柳》诗:“若箇长条低拂水”(《诚斋集》卷十六)

  2. 询问数量:相当于“多少” •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若箇真?若个假?”(暖红室刻本)

三、语法特征 作为复合疑问代词,常置于名词前作定语,与“若为”“何物”等构成同期疑问词系统。据《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分析,其句法功能主要承担主语或宾语成分。

四、语音演变 中古音读作“日母·铎韵”(若)与“见母·箇韵”(箇),宋代后随语音演变逐渐被“哪个”“多少”替代,明清白话文献中已鲜见使用。

五、现代转义 在方言学研究领域,《汉语方言大词典》记录该词在闽南语潮汕片仍有“若箇(ziak8 kai3)”的残留用法,表示“如何”之意,属古语遗存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若箇”是“若个”的异体写法,属于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1. 表示疑问,指“哪个”
    用于人或物的选择疑问,常见于诗词。例如:

    • 唐代东方虬《春雪》:“不知园里树,若箇是真梅?”(不知园中哪棵树是真正的梅树?)
    • 宋代杨万里诗:“阿谁不识珠将玉,若箇关渠风更骚?”(哪个能比得上他的风采?)
  2. 表示地点,指“何处”
    多用于询问方位。例如:

    • 明代陈铎《山坡羊·怨别》:“梦遶巫山若个峯?”(梦中环绕着巫山的哪座山峰?)
    • 近人刘国钧诗句:“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何处有人懂得这份思念?)
  3. 表示事物,指“什么”
    通常用于反问或泛指。例如:

    • 宋代杨万里诗中“若箇关渠风更骚”亦可引申为“什么能与此相比”()。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阿閦罢敝拜殿残漏产蓐城市科学晨极愁慕串瓦春场单发彫朽峉峉法城烦言碎辞匪啻风雨不测俯仰随人皋苏膏映勾抽关僥骨朵儿孤峤姑洗豪笔和冲坏分子火厤互为因果极度矜审霁月炕床刻薄朗客老生子梅岑谬采虚声牛郎星拍马屁跑破鞋碰硬骈繁酺聚潜让人堆日观亭散花天女盛藻说咲堂眷通名通俗读物握粟无央先发制人小有天虾胊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