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容放纵。 汉 焦赣 《易林·损之既济》:“狼虎之乡,日争凶訩,受性贪饕,不能容纵。”《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官吏知情受赂容纵,如或觉察得知,定是依条断罪。”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 郭沫若 《沸羹集·人乎,人乎,魂兮归来》:“为人而除害人者,则愈猛而愈善。对害人者而容纵之,则愈宽而愈恶。”
“容纵”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容纵”体现了对行为的双重态度,需根据语境判断褒贬。合理使用可表达包容,但过度则可能演变为失责。
《容纵》意思是指宽容、容忍、纵容的程度或行为。
《容纵》的部首是“口”,总共有六画。
《容纵》是由“容”和“纵”组成的词语。表示一个人对于他人的言行或行为采取宽容、纵容的态度或行为。
《容纵》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容縱”。
在古代,汉字“容纵”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由“容”和“纵”两个字组成。
1. 他对朋友的过失非常宽容,一直容纵着他。
2. 这个领导对下属太过纵容,导致团队纪律松懈。
1. 宽容:指对于他人的过失、缺点或错误等可以宽大接纳。
2. 纵容:指对于他人的错误、过错等有意不加以制止或纠正,放任其发展。
1. 容忍:指忍受他人的过失、错误等,不予批评或处罚。
2. 宽恕:指原谅他人的过错、错误。
1. 苛求:指对他人的行为或要求要求过高,不予宽容和纵容。
2. 严惩:指对他人的过失、错误等严厉处罚,不予容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