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镕铸和琢磨。 唐 欧阳詹 《送族叔行元落第回广陵序》:“ 昆吾 产金, 荆 山产玉,自民役巧,鎔琢盖多。”
“镕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镕琢”由“镕”和“琢”两字组成: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欧阳詹的《送族叔行元落第回广陵序》:“昆吾产金,荆山产玉,自民役巧,鎔琢盖多。”。文中以金、玉需经熔炼和雕琢才能成器,比喻人才需通过磨炼方能成才,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学或学术讨论中,强调对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的重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唐代文学相关文献。
镕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表示对事物的锻炼和磨砺,使其更加完美。
镕(金字旁):表示金属的铸造技术,包含10画。
琢(玉字旁):表示玉石的雕刻技术,包含11画。
镕琢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养生主》:“聚精会神,镕琢以成器,极矣哉。”这里的镕琢比喻人的修炼和提升。
镕琢在繁体中为「鎔琢」。
在古代,镕和琢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镕当时写作「铫」,琢写作「匊」。
1. 她通过不断学习和勤奋工作,镕琢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2. 只有经过时间的镕琢,一个人才能变得成熟和稳重。
1. 镕鑫:形容人的品质、气质经过锤炼变得优秀。
2. 琢磨:思考和钻研某个问题,力求完善。
磨练、炼就
原始、未加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