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仪之礼。谓容止进退的礼仪规定。《后汉书·儒林传·刘昆》:“﹝ 刘昆 ﹞少习容礼。” 李贤 注:“容,仪也。前书 鲁 徐生 善为容, 孝文 时,以容为礼官大夫。” 王先谦 集解:“ 惠士奇 曰,古者有容礼,有容臺。容,其仪;臺,其地也……洒埽应对进退之礼,少而习焉,长而安焉。仪容辞令,其节似小,而大行人以之同邦国,亲诸侯。” 宋 苏舜钦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遂以夫人归 韩氏 。果能上承尊嫜,奉 忠宪公 恂恂然,举动无一不中容礼者。”
“容礼”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与仪容举止的规范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容礼”指容仪之礼,即对个人仪容、举止、进退的礼仪规定。它强调通过外在行为展现内在修养,包含三个层面: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儒林传》记载刘昆“少习容礼”,汉代已设有专门教授容礼的官职。宋代苏舜钦在墓志铭中亦用此词描述贵族女性遵守礼仪规范的表现。
根据道客巴巴的文献研究,容礼包含四大要素:
1. 容色:面部表情管理
2. 言语:对话礼仪
3. 拜揖:行礼动作规范
4. 步趋周旋:行走与空间礼仪
古人认为“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其中容礼虽属细节,却能体现君子“有威可畏,有仪可象”的修养境界。通过日常践行容礼,可实现《礼记》所言“礼以修外”的教化功能。
注: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用例,可参考汉典及《后汉书》相关条目。
容礼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体谅。在日常生活中,容礼体现了文明和礼貌,也是一个人品德的体现。
容礼的首部“宀”表示这个词的意思与室内、居住环境有关,它是一个图片意符,而“言”和“礻”是容礼的两个字部。“言”是五画,表示讲话、交流;而“礻”则是示部,它表示礼仪、恭敬之意。整个词汇“容礼”共有10个笔画。
“容礼”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它是中华文化中崇尚礼仪的一种表现。繁体字中,容礼被写作“容禮”,字形更加繁复,传达了历史积淀下的庄重和尊重。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略有不同。根据古代字典《说文解字》的记载,古时候的容礼写作“(口/⺈)•言”,表达了对他人言谈举止的尊重,以及照顾他人感受的态度。
1. 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经常容礼他人的意见,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2.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容礼的社会,彼此尊重和包容,共同创造和谐的环境。
组词:容让、容忍、容纳
近义词:尊重、敬重、体谅
反义词:傲慢、粗鲁、无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