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诺;信守诺言。《隋书·李密传》:“使者利其金,遂相然许。”《新唐书·李华传》:“内谨重,尚然许。”
“然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文献分析:
一、基本含义
二、其他可能的解释
2.可能性存疑的承认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虽承认某种可能性,但认为不可靠”,如“然许此事可行,仍需谨慎”。此用法多见于现代语境,可能与古义存在差异。
三、字义拆解
四、使用建议
在古籍阅读中优先采用“承诺”含义;现代语境下若遇成语用法,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可参考《隋书》《新唐书》等文献案例加深理解。
《然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表示“如此”的意思。它常用于表达同意、答应或确认的态度。
《然许》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火”和“讠”。其中,“火”是表示火焰的意思,“讠”是表示言语的意思。
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然许》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诗经》。在《诗经·小雅·常棣》中,记载了“然许勿害,愿保尔室”这样的句子,意思是“愿意保护你的家庭,不会伤害你”。这里的“然许”被用作答应和同意的表达。
《然许》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然許」。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一些变体的写法。例如,在金文和篆文中,可以写成「而賉」,在小篆中可以写成「而許」。
- 你希望我帮助你完成这个任务吗?
- 然许,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 然则:表示转折,然而的意思。
- 是的、可以、确实
- 不是、不可以、否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