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麇集的意思、麇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麇集的解释

[swarm;flook together] 成群聚集

捐者麇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上海地方,为商贾麇集之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详细解释

亦作“麕集”。亦作“麏集”。群居;聚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而 张无垢 师之自 宗杲 出,而学徒徧天下,縉绅儒流,茅靡麏集。”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今若於通都大邑行商麕集之地,虽尽徵之以银,而民不告病。” 柯灵 《香雪海·阿波罗降临人世》:“各国新闻记者麇集现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麇集(qún jí),汉语词汇,意为成群地聚集,强调数量众多且密集汇聚的状态。该词属书面用语,常见于文学描述或正式语境。

核心释义

  1. 本义:

    指如麋鹿般成群聚集。本义源于“麇”指獐子或麋鹿群居的特性,后引申为泛指人或事物大量集中。

    示例:商贩麇集于市,叫卖声不绝于耳。

  2. 引申义:

    形容人群、事物密集汇聚于某一处,含拥挤、繁盛之意。

    示例:展厅内参观者麇集,争睹名画风采。


字形与词源解析


古籍用例佐证

  1. 清代《聊斋志异·卷四·念秧》:

    “仕宦者麇集于京师”,形容官员密集汇聚于京城。

  2. 明代《西湖二集·卷十七》:

    “四方商贾麇集”,描述商人群体密集聚集的场景。


近义词辨析


主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卷,第143页。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第473页。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268页。
  4.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麇集”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1.读音与字形

2.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成群聚集,类似鹿群聚集的状态,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例如:“记者麇集现场”“商贾麇集”。

3.引证与用法

4.异体与变体

5.使用场景

常见于文学、历史或新闻报道中,适用于描述人群、动物或抽象事物的密集状态。例如:“抗议者麇集广场”“数据麇集云端”。

“麇集”强调聚集的规模与密度,具有文雅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读音及语境适配。如需更多例句,可参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榜谕半妆並視差分放大器长案倡姥尺码痴眉钝眼唇腐齿落淳卤春赛大打出手胆颤心惊盗明兜铃对圆雰埃凤兆夫妇扶举陔兰工作服官法帖何其皇初湖剧家闾箭楼交质劲射狷固绢素觉悟考信老老蝼蝈罗者蛮裔谋诈盘乡评究破胜清丈穷核躯格色鬼申论社主适材适所曙影私好四件铜兜童男女头七婉媚猥局违灭蚊虻负山五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