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背面铸有鹊形的铜镜。《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其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启》:“鹊镜临春,妍媸自远。” 唐 何据 《琥珀拾芥赋》:“云发彩於虹玉,竹乘阴於鹊镜。” 清 李调元 《天池》诗:“忽见虹桥天半跨,恍如鹊镜月中窥。”
“鹊镜”是古代一种背面铸有鹊形纹饰的铜镜,其名称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鹊镜指铜镜背面铸有喜鹊图案的妆镜,主要用于古代女子梳妆。其名称来源于汉代传说:夫妻分别时破镜为信,后镜化鹊飞归,故后人铸镜时以鹊为饰,象征忠贞与思念。
文化典故
据《太平御览》引《神异经》记载,一对夫妇分别时破镜各执一半,妻子变心后镜化鹊飞至丈夫面前,揭露真相。此后鹊形成为镜背常见纹样,寓意情感联结。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频繁使用“鹊镜”意象,如:
延伸含义
因鹊象征吉祥与重逢,鹊镜也被赋予团圆、鉴察真情的寓意,部分文献中“鹊鉴”为其别称,偶喻圆月。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历史文献,可参考《太平御览》《全唐诗》等典籍。
鹊镜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在汉语中有着多重含义。首先,鹊镜可以指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奇之物,相传可以借助鹊镜的力量来看到未来的景象。其次,鹊镜还可以用来形容有反射功能的镜子。此外,鹊镜也可指代一种小巧精致的摆饰品或首饰,通常用于装饰和增添美感。
鹊镜的拆分部首是鳥(鸟)和鈆(镲),表示与鸟和镲有关。它的总笔画数为20画。
鹊镜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如唐代杜牧的诗句“鹊镜衔鸣泪,清辉照绕枝”。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扩展为上述不同的意义。在繁体字中,鹊镜被写作鵲鏡。
在古代,鹊镜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金文中,鹊镜的字形是鳥鈆,形似一个镲子上面栖息着一只鸟。在隶书中,鹊镜的字形则更加规整,写作鸟钲。
1. 小男孩捡到一面破烂的鹊镜,好奇地凝视着镜子内的倒影。
2. 她梳妆打扮,把鹊镜挂在墙上,给房间增添一份雅致。
3. 他从远古的故事中得知了鹊镜的神秘力量,立刻迫不及待想要找到它。
组词:鹊巢(鸟巢)、鹊喜(鹊鸣)、镜子(镜)。
近义词:鸟镜、鸟钲、鹊姿。
反义词:明镜、棱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