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却顿的意思、却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却顿的解释

后退受阻。《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唐 孔颖达 疏:“前行曰躐,却顿曰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却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注释,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却顿(què dùn)指后退受阻的状态,即因障碍无法顺利后退。该词由表示退却的“却”和表示停顿的“顿”组合而成,强调行动受阻的瞬间。

词源解析

  1. 文献出处
    源自《诗经·豳风·狼跋》中“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一句。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注释:“前行曰躐,却顿曰疐。”这里“疐”通“踬”,意为绊倒,而“却顿”即描述后退时被绊住的状态。

  2. 构词分析

    • 却:退却、后退。
    • 顿:停顿、受阻。
      组合后特指后退过程中遭遇阻碍而被迫停止。

现代应用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古籍研究或对《诗经》的注解中。如需类似表达,可用“退却受阻”“后撤遇阻”等现代说法替代。

注意事项

若需深入探究,建议参考《毛诗正义》《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典籍,或访问汉典(zdic.net)等专业辞书平台。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却顿》的意思

《却顿》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突然停下或中断。它可以表示时间、行动或者声音的突然间断或暂停。

《却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却顿》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卩”(xié)部,右边是“音”(yīn)部。它的总笔画数为9。

《却顿》的来源

《却顿》一词最初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荀子·大略》:“阳气亢盛则病躁,阴气亢盛则病静。故夫却顿食气以遗神。”在这里,却指的是避免或停止,顿意为突然中断。

《却顿》的繁体

《却顿》的繁体字为「卻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有时候会和现代字形不同。关于《却顿》这一词,古代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表达的意思和现代相似。

《却顿》的例句

1. 他说话说了一半却顿住了。

2. 电影中的画面却顿了一下,让观众感到有些紧张。

《却顿》的组词

组词:却步、却论、却之不恭、却听不办。

《却顿》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突然、停顿、暂停

反义词:连续、持续、不间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