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劝戒 ”。
“劝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uàn jiè,其核心含义是通过规劝和告诫的方式,帮助他人改正错误或避免潜在问题。以下是详细解释:
“劝诫”指以善意和关心为基础,通过语言或行为劝导他人修正缺点、警惕未来。例如《文明小史》中提到官员对兵丁的“劝诫”,即通过告诫约束其行为。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范宁的《春秋谷梁传序》:“举得失以彰黜陟,明成败以著劝诫”,意为通过列举成败事例来达到警示作用。汉代《汉书》中亦强调其“显善昭恶,劝戒后人”的功能。
劝诫需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说教式指责。如《旧唐书》提到“每加劝诫,或为奏论”,强调以沟通而非强制达成目的。
与“规劝”类似,但“劝诫”更侧重告诫与警示的双重含义,如指出其“劝导避免错误行为”的特点。
劝诫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劝告、告诫、规劝。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力和言,表示用力的言语劝告对方。
劝诫的笔画数是11画。
《说文解字》中解释劝诫的来源是出自《诗经·小雅·小宛》:“小子慎爾言,左右有言言。”意思是年幼的孩子要谨慎自己的言辞,左右的人都会说话。
在繁体字中,劝诫的写法是勸誡。
古时候,劝诫的汉字写法有劝戒、戒劝等。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劝诫这个词:
一些与劝诫相关的词汇有:
与劝诫相反的词汇是纵容,表示对他人的错误或不良行为采取放任、宽容的态度。
总结:劝诫是用言语和力量来规劝、劝告他人的行为。在古代写法中有劝戒、戒劝等。一些例句中展示了劝诫的用法。与其相关的词汇有劝告、告诫、规劝,相反的词是纵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