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期约的意思、期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期约的解释

(1).约定共同信守的事项。《六韬·敌强》:“中外相应,期约皆当。”《后汉书·南匈奴传》:“宜令 续 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 清 袁枚 《新齐谐·鬼买缺》:“此缺尚隔年月,此时不过预定期约耳。”

(2).约期;约会。 南唐 冯延巳 《思越人》词:“春睡着,觉来失秋千期约。” 宋 晏几道 《醉落魄》词:“对酒当歌寻思著。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那晚, 张远 先去期约 阮三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期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较为书面化的色彩,其核心含义围绕着时间上的约定或承诺展开。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著作,其详细释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基本含义:约定的时间或日期

    • 这是"期约"最基础的含义。"期"指期限、日期,"约"指约定、商定。合起来指双方或多方事先共同确定好的某个具体时间点或时间段。
    • 示例: "他们定下了下月初见的期约。" (指约定见面的具体日期)
    • 来源依据: 此释义是《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等通用语文词典的核心解释,强调时间点的约定。
  2. 引申含义:约定的承诺或契约

    • 由约定时间引申开来,"期约"常用来指代包含时间条款在内的约定、诺言或契约本身。它强调的是一种受时间约束的承诺关系。
    • 示例: "双方签订了贸易期约。" (指包含履行期限的贸易合同或协议) / "他始终坚守着与朋友的期约。" (指对朋友的承诺)
    • 来源依据: 此用法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大型工具书中有所体现,指"约定的诺言;契约"。
  3. 法律与合同语境:特指有履行期限的约定

    • 在法律或经济合同文本中,"期约"更具体地指规定了履行义务时间界限的约定条款或整个合同。它强调权利义务关系在特定时间框架内的有效性。
    • 示例: "该借款合同的期约为一年。" (指还款期限为一年) /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交货的期约。"
    • 来源依据: 法学著作和合同范本中常使用此含义,强调时间要素在契约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4. 文学与情感语境:带有期待或约束的约定

    • 在文学或抒情表达中,"期约"有时会带有更深的情感色彩,指那些承载着期待、盼望或某种约束力的约定,常与爱情、友情、离别等主题相关。
    • 示例: "那年的期约,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等待。" / "海誓山盟的期约,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 来源依据: 此用法多见于文学作品分析或古汉语诗词赏析,体现了词语的情感内涵。

同义词辨析:

"期约"的核心在于时间与约定的结合。它既可以指约定的具体时间点(何时),也可以指包含时间条款的承诺或契约本身(什么约定)。其含义随语境变化,从日常的时间安排到法律合同的关键条款,再到文学中的情感寄托,都体现了对时间节点和承诺履行的共同关注。

网络扩展解释

“期约”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面含义 “期”指约定时间,“约”指协议,合指有时间限定的约定。如《说文解字》载:“期,会也”“约,缠束也”,二字组合强调时间与承诺的双重约束。

  2. 法律术语 指附期限的法律协议,如《大明律》中“违期约”罪状规定:债务到期不履行需受笞刑。现代法律体系中,常见于合同条款中规定履行义务的时间节点。

  3. 金融领域 特指期权合约(Options Contract),金融衍生品的一种。公式表示为: $$ C = S_tN(d_1) - Ke^{-r(T-t)}N(d_2) $$ 其中$C$为期权价格,$S_t$为标的资产现价,$K$为行权价,用于计算买方在约定时间(T)前以预定价格买卖资产的权利价值。

  4. 文学典故 古代文献中多指婚约或盟约,如《诗经·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描述的就是女子回忆男方前来缔结婚约的场景,这里的"谋"即含有期约之意。

建议:若您遇到该词的具体使用场景(如法律文书、金融合同或文学作品),可提供上下文以获得更精准的释义。部分专业领域(如期货交易)中,"期约"作为行业术语具有严格定义,需结合具体条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百饼北廊避乘骢弼针倡人惩劝池观冲风冒雨丑仪出死入生殚见洽闻道高魔重道里凋瘵东踅西倒讹称二名狗跳墙丱齒官礼寡头跪伏还情黑头虫昏翳窘苦九位恳祈课钱旷远髡放乐和类见肋脦林薄箩兜慏悜明喻諐佚轻狂人造板三寸弱翰埽夷纱线首策收审摔手双瞳剪水庶群思惟树碎催夙贼汰迹挺刮同心结驮畜完具宛演限次谢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