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讫息的意思、讫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讫息的解释

止息。《汉书·谷永传》:“继嗣蕃滋,灾异讫息。” 颜师古 注:“讫,止也。” 宋 宋祁 《代晏尚书亳州谢上表》:“寧无越思之过,或有奇中之谗,大度兼容,多言讫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讫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表示某种行动、状态或现象的停止或终结。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讫息”意为止息、停止,强调事物或过程的结束。其中“讫”表示完结(如“讫工”“验讫”),“息”指停止(如“息怒”“平息”)。

  2. 详细说明

    • 常用于描述时间、任务、灾祸或言论的终止。例如《汉书·谷永传》提到“灾异讫息”,指灾祸停止;宋代宋祁的奏表中用“多言讫息”表示流言平息。
    • 结构上属于并列式合成词,两字均有“终止”义,组合后语义强化。
  3. 历史用例

    • 《汉书·谷永传》:“继嗣蕃滋,灾异讫息。”(颜师古注:“讫,止也。”)
    • 宋祁《代晏尚书亳州谢上表》:“大度兼容,多言讫息。”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或仿古语境,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引申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讫息

《讫息》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言、乞,总计5个笔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用于表示结束、停止或终结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描述暂时或最终的结束状态。

有时候,《讫息》也可写为《訖息》或《訖》。“訖”是这个字的繁体形式。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讫息的写法较为繁复。起初,它由“言”和“乞”两个部首组成,称为“詢”。后来,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它逐渐演化为现在使用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讫息》的例句:

1. 我的演讲终于讫息,观众们纷纷鼓掌。

2. 战争已讫息,人们开始重建家园。

3. 长时间的奋斗之后,他找到了讫息的时刻。

一些以“讫息”为核心的词组包括:

1. 讫息时刻

2. 讫息状态

3. 讫息会议

一些近义词包括:终结、停止、完结、落幕。

一些反义词包括:开始、继续、延续、进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