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少数民族*********的旧称。
俅人是汉语中对我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旧称,这一称谓主要源于其自称“独龙”的音译及历史文献记载。以下从词典释义及民族学角度详细说明:
据《汉语大词典》收录,“俅人”指代聚居在云南西北部独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群体。该词条释义强调:
“俅人”为历史文献中对独龙族的旧称,因清代《维西见闻纪》等典籍记载其“披发跣足,腰系俅带”而得名。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卷第1024页。
现代民族学确认,“俅人”即今独龙族(官方认定名称),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独龙族"条目。
“俅”字在历史文献中特指该民族的服饰习俗:
来源:云南民族志《独龙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四章服饰文化。
“俅人”作为历史称谓,1952年经民族识别正式定名为独龙族:
国务院批准采用“独龙族”为统一族称,体现民族自觉原则。
来源:《中国民族识别工作档案选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云南省民族识别报告。
“俅人”是汉语古籍对独龙族的特定称谓,其释义需结合历史文献、民族学研究和官方定名制度综合考辨,现代规范表述应使用“独龙族”。
“俅人”是我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旧称,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要点说明:
基本定义
“俅人”一词源于汉语对独龙族的旧称,拼音为“qiú rén”,主要用于20世纪50年代前。该称呼与独龙族聚居地“俅江”(今独龙江)相关。
历史与文化特征
名称演变
1952年,该民族正式定名为“独龙族”,取代了“俅人”“俅扒”等旧称,体现了民族识别工作的规范化。
现状与延伸
如今“俅人”一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民俗研究,网络语境中偶见提及,但需注意其权威性(如内容可信度较低,建议以官方资料为准)。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记录或文化研究,可参考民族学相关文献或访问查字典等平台。
安贫乐道八面威风搬脣弄舌徧循材性参秉惨黩韔弓藂林存问道阁點書迭继泛恩纺织娘肥胖症负斗刚狷珩璜后坐力幻眇浑水检量交给胶庠集云台局段聚偻军宪空绿孔鸟僚壻六六鱼流易鸾孤凤只罗文明了明晳拏人内亲外戚凝想飘梁瓶罂辟廱潜艇清辞丽句桑梨神到之笔审稿贪生淟然湍决托想完了诬枉相传贤业枭名小市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