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少数民族*********的旧称。
“俅人”是我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旧称,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要点说明:
基本定义
“俅人”一词源于汉语对独龙族的旧称,拼音为“qiú rén”,主要用于20世纪50年代前。该称呼与独龙族聚居地“俅江”(今独龙江)相关。
历史与文化特征
名称演变
1952年,该民族正式定名为“独龙族”,取代了“俅人”“俅扒”等旧称,体现了民族识别工作的规范化。
现状与延伸
如今“俅人”一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民俗研究,网络语境中偶见提及,但需注意其权威性(如内容可信度较低,建议以官方资料为准)。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记录或文化研究,可参考民族学相关文献或访问查字典等平台。
俅人(qí rén),意为卑微的人,身份低微的人。该词可以拆分成“亻”、“忄”和“人”三个部首,共包含12个笔画。
“俅人”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与俚语有关。在古代,由于身份低微的人常被视为卑贱,因此“俅人”一词用来形容身份地位低下的人。
在繁体字中,俅人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存在很多变体,而“俅人”一词的古代写法即使我们无法确切知晓,但可以推测其写法相似。
例句:
1. 他出身贫苦,一生都是个俅人。
2. 在古代社会,俅人的地位往往堪忧。
组词:
1. 俅民:指卑微的人民。
2. 俅隶:指身份卑微的官吏。
近义词:
1. 穷人:指经济困境的人。
2. 卑贱者:指地位卑微的人。
反义词:
1. 富人:指财富充足的人。
2. 尊贵者:指身份高贵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