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气吞山河。《旧五代史·李袭吉传》:“ 李太原 喘喘餘息,犹气吞宇宙,可詬駡之。”
“气吞宇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含义
形容气魄极其宏大,仿佛能包容或征服整个宇宙,常与“气吞山河”同义。核心在于强调气势的恢弘与不可阻挡,多用于赞颂人物、集体或事物的非凡魄力。
二、出处解析
最早见于《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此处用夸张手法,描述李太原(李克用)即使处于劣势,仍展现出压倒性的气势。
三、词语分解
四、用法与场景
五、近义表达
“气吞山河”“气贯长虹”“气势磅礴”等均属同类意象,但“气吞宇宙”因涵盖“宇宙”而更具夸张色彩。
扩展补充
该成语属于较书面化的表达,现代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历史题材或正式文体中仍具表现力。实际应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夸张导致的语义失真。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旧五代史》或汉典等权威来源。
《气吞宇宙》是一个成语,意为雄才大略、气势磅礴,有着征服天下、统一世界的壮丽气象。
《气吞宇宙》这个成语的部首是气,共有7个笔画。
《气吞宇宙》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它最早出现在贾宝玉梦游至荣府时,贾母对他的表现赞叹不已:“此时真是气吞宇宙,无往不利。”繁体字为「氣吞宇宙」。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气吞宇宙」也可写作「氣吞宇宙」或「氣吞諸事」。
1. 他英勇无畏,实在是气吞宇宙的英雄。
2. 这位大将军以其军事才能和威严的形象,气吞宇宙,统一了整个国家。
气吞山河、气吞湖海、气吞江河
志在四方、意气风发、雄心壮志
气怯无能、胆怯畏缩、胆小如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