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蹙的意思、穷蹙的详细解释
穷蹙的解释
窘迫;困厄。《文选·宋玉<九辩>》:“悲忧穷蹙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蹙,《楚辞》作“戚”。《后汉书·董卓传》:“共表请司徒 王允 出,问‘太师何罪?’ 允 穷蹙乃下。”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诗序:“人生穷蹙,无以加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三桂 ( 吴三桂 )若穷蹙乞降,可宥其一死。” ********* 《第二次讨袁宣言》:“至 袁氏 今日,势已穷蹙,而犹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
词语分解
- 穷的解释 穷 (窮) ó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 蹙的解释 蹙 ù 紧迫:穷蹙。 皱,收缩:蹙眉。蹙额。蹙皱。蹙缩。蹙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的纹路绉缩起来。亦称“拈金”)。 局促不安:蹙蹙。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穷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形容处境窘迫、困厄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读音:qióng cù(注音:ㄑㄩㄥˊ ㄘㄨˋ)。
- 含义:指生活或境遇陷入极端困顿、窘迫的境地,既包含物质匮乏(如贫穷),也包含精神或形势上的压迫感。例如《后汉书》中“允穷蹙乃下”描述司徒王允在困境中被迫屈服的情景。
2.出处与演变
- 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宋玉的《九辩》:“悲忧穷蹙兮独处廓”,这里的“蹙”在《楚辞》中写作“戚”,强调内心忧惧与外在困境的双重压迫。
- 后世文献如《后汉书》、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序、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等均沿用此义,多用于描述人物或局势的艰难。
3.使用场景
- 个体层面:形容个人因贫困或外界压力陷入困顿,如“人生穷蹙,无以加此”(文天祥)。
- 社会/政治层面:描述政权或势力濒临崩溃,如“势已穷蹙”(孙中山)。
- 文学表达:常见于古典诗文,增强对悲苦境遇的渲染。
4.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穷困、窘迫、困厄、潦倒。
- 辨析:“穷蹙”更强调内外交困的紧迫感,而“贫穷”仅指物质匮乏;“窘迫”可指短暂困境,但“穷蹙”多含长期性。
5.注意事项
- 现代使用:该词现代口语中较少见,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语境。
- 误用提示:避免与“蹙眉”(皱眉)混淆,二者虽同含“蹙”字,但语义无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后汉书》《文选》等典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穷蹙的意思
穷蹙默写是描述一个人或一方在经济、生活等方面陷入困境或窘迫的情况。它源于两个汉字,分别是“穷”和“蹙”,两个字合起来表示困苦、窘迫。
拆分部首和笔画
穷字的部首是穴,总共有七画。蹙字的部首是足,总共有十二画。
来源与繁体
穷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一书中,形容一个国家经济困难,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在繁体字中,穷蹙也是用“穷蹙”来表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穷蹙在古代的写法是“窮蹙”,字形上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这个家庭一直陷入了穷蹙之中,生活非常艰难。
2. 战争的影响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穷蹙状态。
组词
1. 穷途末路:指处于困境无法挽回的境地。
2. 穷困潦倒:形容生活极度贫困窘迫。
近义词
1. 贫困:指生活贫乏、物质匮乏。
2. 困苦:指生活困难,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
反义词
1. 富裕:指财富充裕、生活优渥。
2. 繁荣:指经济繁荣、生活富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