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齐均的意思、齐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齐均的解释

平均;整齐均一。《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帝不齐均。”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隆,与‘降’同。示,本作‘施’,俗音之误也……帝,本作‘常’,字之误也。”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房室齐均,堂庭如一。出此入彼,欲反忘术。”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挺球玉之纯美兮,就巧琢而齐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齐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平均、整齐均一,强调事物在分布或形态上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解释:

一、基本释义

“齐均”由“齐”(整齐、等同)与“均”(平均、均匀)组合而成,表示事物在空间、数量或质量上的均衡状态。例如形容建筑布局规整、资源分配公平等场景。

二、引证解释

  1. 典籍用例

    • 《荀子·赋》提到:“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帝不齐均。”此处通过天地施予万物的不均,反衬“齐均”的理想状态。
    • 三国时期何晏《景福殿赋》描述建筑:“房室齐均,堂庭如一”,指房屋排列整齐、规格统一。
    • 宋代叶适的墓志铭中“挺球玉之纯美兮,就巧琢而齐均”,以玉器雕琢的匀称比喻品德的完善。
  2. 词义辨析
    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校注《荀子》时指出,“帝不齐均”原应为“常不齐均”,即自然规律本身包含不均衡,进一步强化了“齐均”作为人为追求目标的含义。

三、近义与延伸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齐均”既包含物理层面的整齐,也蕴含对公平、和谐状态的抽象追求,常见于古代哲学、文学及建筑描述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齐均

《齐均》是一个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齐”是由“齐”和“齐”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8个笔画;“均”是由“土”和“平”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7个笔画。

来源

《齐均》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齐”的意思是平均、相等,表示物体在某种属性上保持一致;“均”的意思是平衡、平等,表示各个方面的分配均匀。因此,“齐均”的意思就是物体、事物在某一方面平均或者分配均匀。

繁体

《齐均》的繁体形式是「齊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齐均》的古代汉字写法是「齊均」。

例句

1. 这家公司对待员工的福利齐均,每位员工享受同样的待遇。 2. 在这个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是齐均的,没有人会受到偏爱。 3. 这场比赛的分数齐均,两方势均力敌。

组词

1. 齐全:意指一切都具备,没有缺失。 2. 均衡:意指各个方面相等平衡,没有不平衡的情况。 3. 齐心协力:意指众人一起努力,齐心合力。

近义词

1. 平均:指一定数量的事物在某一属性或数值上相等分配。 2. 统一:指将不同的事物或观点合并为一个整体。

反义词

1. 不均:指在某一方面分配不均匀或者不平衡。 2. 不齐:指在某一属性或者状态上不平均、不相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