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枕的意思、安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枕的解释

安眠。亦用以比喻无忧无虑。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欲平 赤眉 而后入关,是不守其本而争其末也!恐国家之守转在 函谷 ,虽卧 洛阳 ,得安枕邪?” 宋 叶适 《上殿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不烦寸兵尺铁,可以安枕,此其得也。”《明史·兵志三》:“将士疲于奔命,未尝得安枕也。” 陈毅 《宿欧西》诗:“十日荒烟尽涤荡,今夜安枕似我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安枕”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安枕”字面指放好枕头准备睡觉,引申为无忧无虑、心境安宁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生活安定或摆脱忧虑后的放松,如“安枕而卧”“夜不安枕”等表达。

二、出处与典故

  1. 历史文献

    •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提到:“若袁术併了玄德,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此处强调局势动荡导致无法安心。
    • 《宋史·徐中行传》记载徐中行“夜不安枕者,逾年”,体现其勤学苦思的状态。
    • 晋代袁宏《后汉纪》中“得安枕邪?”则用于表达对局势的担忧。
  2. 近现代引用
    陈毅在《宿欧西》诗中写道:“十日荒烟尽涤荡,今夜安枕似我屋”,通过对比战乱与安宁,突显“安枕”的珍贵。

三、用法与扩展

四、文化内涵

“安枕”不仅反映古人对生活安稳的追求,也常被用于政治语境,如《明史·兵志三》提到将士“未尝得安枕”,暗示局势紧张。这一词汇通过历史沉淀,成为中华文化中“居安思危”思想的语言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安枕》的意思、构造和用法 正文:

意思

「安枕」是指睡眠时使用的枕头或像枕头一样的物品。它是为了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而存在的。

构造

「安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安」和「枕」。

「安」是一个由「宀」(宝盖)和「女」(女子)构成的汉字。它有安全、舒适的意思。

「枕」是一个由「木」(树木)和「冘」构成的汉字。它表示枕头这个物品。

来源

「安枕」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人们为了在睡眠中得到舒适和保护,便开始使用枕头。

繁体

「安枕」在繁体中的写法是「安枕」,没有特殊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安枕」的写法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但基本上和现代汉字的书写形式相似。

例句

1. 我需要一只柔软的安枕来支撑我的头部。

2. 在回家的路上,她伏在车座上用背包作为安枕。

组词

组词:安眠、枕边、舒眠、枕头

近义词

类似词语:枕席、睡具、睡枕

反义词

相反词语:无枕、无安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