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挈瓶 ”。1.汲水用的小瓶。比喻才智浅小。《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文选·陆机<文赋>》:“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 吕延济 注:“挈瓶,小器也,喻小智之人才思屡空也。” 宋 李曾伯 《代蜀总升大府少卿谢丞相》:“伏念某窥管材疎,挈瓶智小。” 清 黄宗羲 《玄若高公墓志铭》:“老臣以一隅为挈瓶之守,岂知其无益於天下之大数也。”
(2).谓提瓶汲水。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四:“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挈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字面含义
“挈”意为提、举,“缾”同“瓶”,指汲水用的小容器。字面即指提瓶取水的动作。
2. 比喻义
引申为才智浅薄、见识有限,如《左传·昭公七年》所载:“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此处以“挈缾”形容人虽能力有限,却能恪守本分。
3. 其他解释
部分典籍中,“挈缾”与“挈瓶”互通,如《说文解字》提及“缾”为汲水器,进一步强化其与日常劳作的联系。
总结
该词既可指具体动作,亦含谦逊自喻或客观评价他人能力的语境,需结合古文用例灵活理解。若需更深入解析古籍中的用法,建议参考《左传》或汉代训诂类文献。
《挈瓶》是指携带瓶子或容器。在这个词中,挈作为动词,意为携带、带领;瓶即指容器或瓶子。因此,《挈瓶》的意思就是带着容器。
《挈瓶》由两个部首构成:扌和瓦。扌是手的偏旁部首,瓦表示陶制之器。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挈字共有9画。
《挈瓶》最早见于唐代陆龟蒙所著的《陆氏居室符》一书中,用于形容携带瓶子的意思。之后,这个词逐渐进入白话文中使用,并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词汇。
《挈瓶》的繁体字为「挾瓶」,繁体字中的「挾」是指携带、怀抱,与「挈」的意思相近。
在古代写《挈瓶》时,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康熙字典》中记载的古代字形为「捷」加上「瓦」偏旁,字形较为复杂。此外,由于汉字演变,现代使用的《挈瓶》字形可能略微简化。
1. 他挈瓶而来,里面装满了美味的佳酿。
2. 她挈着一个瓶子,走进了花店。
3. 他常常挈着一个大瓶子去取水。
挈瓶的相关词汇有:
1. 挈水(携带水源)
2. 挈箱(携带箱子)
3. 挈物(携带物品)
近义词:携带、带领、携带、携带
反义词:放下、卸下、抛弃、遗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