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窃据的意思、窃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窃据的解释

[usurp]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或占据

窃据要职

详细解释

亦作“ 窃踞 ”。用不正当手段占据。 唐 刘长卿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诗:“ 关中 因窃据,天下共忧慄。”《新唐书·哥舒翰传》:“ 禄山 虽窃据 河朔 ,不得人心。” 宋 苏轼 《乞罢宿州修城状》:“意谓恐有盗贼窃据,以断运路。”《清史稿·简修亲王雅布传》:“迨赴 吉安 ,以重兵围城,而 韩大任 窜逸,窃踞 寧都 ,復扰 万安 、 泰和 ,不能击灭。”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故 俄 人不费一兵,不折一矢,泰然而窃据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窃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过不正当手段占据或取得(土地、职位、权力等),通常带有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由“窃”(暗中、非法)和“据”(占据)组成,表示以非法或非正义的方式占据本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例如:“窃据高位”指通过阴谋手段占据重要职位。

  2. 词语结构
    属于偏正结构,“窃”修饰“据”,强调占据的非法性。常见搭配如“窃据要津”“窃据一方”等。


用法与语境


例句与出处

  1. 历史用例

    • 唐代刘长卿诗:“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 清代文献提到杨吴政权“窃据筑金陵”。
  2. 现代示例

    • “他通过伪造资历窃据了总经理职位。”
    • “该团伙窃据矿山资源长达十年。”

“窃据”强调手段的不正当性和结果的非法性,适用于描述从个人职位侵占到政权篡夺等不同层面的行为。其贬义性质使其多用于批判性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窃据的意思

《窃据》是一个动词词语,意思是秘密占据、据为己有或夺取他人的地盘、领土、职位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窃据》的常用的部首是突和手,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窃据》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汉语。其中,“窃”在古代意为突然,此指突然抢占。而“据”意为占据,此指占据他人的东西。

繁体

《窃据》的繁体字为「竊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窃据》的汉字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其意思基本相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窃据的写法为「竊佔」。

例句

1. 这个小国窃据了边境的土地。

2. 他用诡计窃据了老板的职位。

3. 敌军窃据了我们的阵地。

组词

1. 窃取:秘密地拿走他人的东西。

2. 窃密:秘密地泄露机密。

3. 窃听:偷偷地监听他人的谈话。

近义词

夺取、占据、霸占。

反义词

归还、交出、放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