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巧非人所能及。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书》:“时有效 谢康乐 、 裴鸿臚 文者,亦颇有惑焉…… 谢 故巧不可阶, 裴 亦质不宜慕。”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科场对》:“ 谢金圃 ( 墉 )、 吴玉纶 、 德定圃 ( 保 )、 沉云椒 ( 初 )典试,颇不满於众口。作对云:‘ 谢金圃 抽身便讨, 吴玉纶 倒口就吞。 德定圃 人旁呆立, 沉云椒 衣里藏6*刀。’双关拆字,巧不可阶。” 郑观应 《西学》:“今人自居学者,而目不睹诸子之书,耳不闻列朝之史,以为西法创自西人,或诧为巧不可阶,或斥为卑无足道,噫!异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巧不可阶汉语 快速查询。
“巧不可阶”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阶”指台阶,引申为“赶上”。整个成语形容技艺或方法巧妙到他人无法企及的程度,强调精巧性独一无二。
出自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与湘东王书》:“谢故巧不可阶,裴亦质不宜慕。”
(注:谢指谢灵运,裴指裴子野,文中通过对比两人文风,强调谢的巧妙难以模仿。)
成语多用于文学、艺术或技艺领域,表达对高超技巧的赞叹,隐含“难以模仿”的意味。其反义可理解为“平淡无奇”或“粗制滥造”。
《巧不可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人的才能、技艺非常高超,已经达到了不能再提升的地步。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庄子·逍遥游》一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庄子与鲍叔(也叫鲍焦)讨论修道之道。鲍叔形容修道难以到达的境界时,说:“巧乎其不可知也。巧乎其不可思也。巧乎其不可闻也。巧乎其无可要也。淼乎其若存若亡也。凡所以利天下者,其巧言也,其巧行也,其巧货也。”庄子听后感慨道:“巧乎其不可阶也。”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巧不可阶”,用来形容才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成语《巧不可阶》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巧:拆分部首是工,左边有8划。
不:拆分部首是一,左边有4划。
可:拆分部首是口,左边有5划。
阶:拆分部首是门,左边有6划。
《巧不可阶》的繁体形式是「巧不可階」。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巧、不、可、阶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
巧:己犬,左上加一点,左下加一点,右边有3划。
不:一上,右边有3划。
可:口日,左上有一点,左下加一点,右边有3划。
阶:门介,左边有5划,右边有2划。
他的种种表现让人感叹,确实是巧不可阶。
组词:巧夺天工、巧取豪夺。
近义词:高超、超群、出类拔萃。
反义词:平庸、平凡、一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