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揆梼昧的意思、不揆梼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揆梼昧的解释

自谦之词。谓不自量,愚昧无知。 晋 郭璞 《<尔雅>序》:“ 璞 不揆檮昧,少而习焉。” 邢昺 疏:“揆,度也。檮,谓檮杌无知之貌。昧,闇也。 郭氏 言己不度其无知闇昧,自少小而习此书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不揆梼昧”是一个汉语成语,属于自谦之词,常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词语结构分解

  1. 不揆:
    “揆”意为“揣度、衡量”(如“揆度”),此处“不揆”即“不自量、不揣度自己的能力”。
  2. 梼昧:
    • “梼”通“檮杌”(táo wù),原指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引申为“愚顽无知”;
    • “昧”意为“昏暗、不明”,喻指见识浅薄。
      合起来表示“愚昧无知的状态”()。

三、出处与用法


四、总结

该成语通过“否定自身能力+贬低自我见识”的双重结构,强化自谦语气,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谦逊为美德”的语言特点。现代虽不常用,但在研究古籍或仿古文体时仍可能遇到。

(注: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分析,可参考《尔雅注疏》或汉典释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不揆梼昧(bù kuí tāo mé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去打量、揣测或评估某事物的局限和局势。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人物的认知和判断较为随意或不够准确。 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不(一)揆(手)梼(木)昧(日、曰) 《不揆梼昧》一词来源于《左传》中的记载。据史书记载,古代的官员担任职位时,需要通过一系列有关能力、品行和经验的考核,这就类似于现代的选拔机制。不揆梼昧正在描述的是某个人虽然没有经历过考核,但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才被任用为官。因此,“不揆梼昧”在古代文献中是赞扬一个人能够凭自己的本领证明自己而非依靠背景或他人推荐。 在繁体字中,不揆梼昧的写法为「不揆梼昧」。 古时候汉字拼写为「不揆梼昧」。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受到了教育,但他对于时事局势却非常不揆梼昧。 与不揆梼昧相关的组词有拆梼(chāi tāo)、昧着良心(mèi zhe liáng xīn)、揆度(kuí dù)。拆梼的意思是把木炭破碎成碳,引申为打破旧的局面。昧着良心指一个人行事不顾良知,毫无准则。揆度则是评估或推测某事物。 近义词方面,可以用“漫不经心”、“不加思索”来代替不揆梼昧。 反义词则可以使用“细致入微”、“睿智”来表达相反的概念。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