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narrow and crude]∶狭窄简陋
山庵浅陋
(2) [meagre]∶[见识] 贫乏
学识浅陋
(1).谓见闻狭隘,见识贫乏。《汉书·董仲舒传》:“前所上对,条贯靡竟,统纪不终,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朱子语类》卷七四:“若知不高,则识见浅陋。”《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 巴金 《家》二九:“可是就内容来说,不但思想上十分浅陋,连文字也不通顺。”
(2).指见识贫乏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乐松 之徒,招集浅陋。”
(3).狭窄简陋。《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 毛 传:“衡门,横木为门,言浅陋也。” 唐 白行简 《李娃传》:“惧其浅陋湫隘,不足以辱长者所处,安敢言直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山菴浅陋,料没有妇女藏得,不妨,不妨。”
“浅陋”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于描述见识、学识或思想等方面的贫乏与浅薄,也可指事物的简陋。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见识贫乏
指知识面狭窄、认知水平有限,缺乏深度和广度。例如:“这种见解很浅陋”(),“晚生粗鄙下士,本知见浅陋”(《红楼梦》)。
环境简陋
少数语境中可形容事物简单粗陋,如“山庵浅陋”(、)。
避免直接用于评价他人,易显冒犯。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如“观点略显浅陋”比“你太浅陋”更委婉。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古籍引用及现代用法,覆盖文学、日常对话等场景。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文心雕龙》等文献(来源:、)。
《浅陋》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浅显愚昧、见识狭窄、思想深度不够。
《浅陋》的拆分部首是“水”和“阜”,拆分后的笔画数分别是“3”和“7”。
《浅陋》源自于古代汉语,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其中,“浅”表示浅薄、肤浅的意思,陋”则意思是粗糙、低劣。
《浅陋》在繁体字中保持不变,仍然是“浅陋”。
在古代汉字书写时期,汉字的形态有所变化。因此,《浅陋》的古代汉字写法可能略有差异,具体写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1. 他的见识太浅陋,无法理解这个复杂的问题。
2. 这篇文章的思想过于浅陋,缺少深度和广度。
组词:
- 愚昧:表示缺乏知识、见识的状态。
- 肤浅:表示知识、见解等缺乏深度和广度。
- 粗浅:表示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
近义词:
- 浅薄:表示知识、见识等不深入、不全面。
- 浅显:表示知识、观点等浅显易懂。
- 浅陋与浅薄、浅显的意思相近。
反义词:
- 博学:表示知识广博、见识深厚的状态。
- 明智:表示思维明确、见识开阔的状态。
- 渊博:表示学识渊博、见识广博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