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牢的意思、蒲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牢的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 曰:“海中有大鱼曰鍄,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輒大鸣。凡鐘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唐 皮日休 《寺钟暝》诗:“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覩栖禽。”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可许我来叩舂容,蒲牢一声震寥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蒲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也是传统钟器上常见的兽钮造型。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蒲牢(pú láo)

指古代钟鼎等器物上用作提梁或装饰的兽形钮,形似盘曲的龙,性好鸣吼。据《文选·班固〈西京赋〉》李善注引薛综说:“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

二、文化渊源

  1. 神话来源

    蒲牢为龙之九子(一说为第四子),因生性畏鲸,遇鲸则吼声震天。古人据此将蒲牢形象铸于钟钮,撞击钟身的“钟槌”常刻为鲸鱼状,以象征“鲸击蒲牢而鸣”,寓意钟声洪亮。

  2. 器物应用

    自汉代起,蒲牢成为钟、铎等乐器的兽钮造型,后延伸至佛寺梵钟、园林铜钟等。例如北京大钟寺永乐大钟的钟钮即为蒲牢形象。

三、文献佐证

四、现代释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蒲牢”除指钟钮兽形外,亦用于:


参考资料

  1. 李善注《文选·班固〈西京赋〉》,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杨慎《升庵外集·龙生九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中国古钟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4. 李时珍《本草纲目》校注本,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蒲牢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龙的第四子,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实际应用背景。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蒲牢是龙生九子之一,外形似盘曲的龙,但身形细短,躬背连体。据《潜确类书》记载,其特点是“平生好鸣”,尤其擅长发出宏亮吼声。

二、传说与习性

  1. 居住环境:原居于海边,虽为龙子却畏惧鲸鱼。当鲸鱼发起攻击时,蒲牢会因恐惧而大声吼叫。
  2. 与钟的关联:古人利用其“性好鸣”的特点,将蒲牢的形象铸于钟钮上,并将敲钟的木杵制成鲸鱼形状。敲钟时,鲸鱼撞击蒲牢的造型,使钟声“响入云霄”且传播更远。

三、文化象征

蒲牢的形象被广泛用于古代钟鼎器物,既体现对音律的追求,也暗含“以弱克强”的智慧——通过鲸鱼撞击激发蒲牢的潜力。现代语境中,蒲牢还被引申为号召力强、威望高的象征。

四、其他说法

部分文献提到“蒲牢”作为成语表示“人生困苦”(如),但该用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网络衍生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蒲牢的传说细节,可查阅《东都赋》《潜确类书》等古籍,或参考、5、10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呗唱白头偕老宝持杯水之谢步打球不急之务残圭断璧惨羞草书韵会拆字肠里出来肠里热吃力伽瘛瘲床笫吹毛求瑕单綫联系地保断绠妒嗔凤脑香盖阙桂蟾还赃瘊子甲翬矫火烧云叫嘑脚力警觉拘女狂客魁卓乱飞马鞭卖赋人蛮夷邸茅盾闷倦名不正,言不顺嫩江碾坊奴客掱手配比平阳酒普宴青盐七世子孙入地无门散班十七输钱松云颓垣败壁外祸顽游威风扫地贤亮稀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