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捧之土。极言其少。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四:“诸君颇相念,餘粒分鳧鹤。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2).借指坟墓。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恨无情抔土,断送几英豪,今古价,有谁逃。” 清 钮琇 《觚賸·舒氏义烈》:“ 王 之抔土未乾,而使全家骨肉,危如累卵, 国栋 之罪,其可逭乎?”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远志屈於短年,雄心埋於抔土。”
(3).抓土。《新唐书·袁恕己传》:“愤懣,抔土以食,爪甲尽。”
“抔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捧之土
字面指用手捧起的少量泥土,引申为极少的量。常用于比喻事物微小或力量薄弱。
例句: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中“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比喻用极少的土填巨大的沟壑,凸显得失悬殊。
借指坟墓
因古代坟墓多以土堆成,故用“抔土”代指埋葬之地,常见于文学作品。
例句:明屠隆《昙花记》中“恨无情抔土,断送几英豪”,暗指英雄葬身坟墓。
抓土的动作
指用手抓取泥土的行为,此义项使用较少,多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抔土巨壑”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文学典籍。
抔土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用力挖掘或翻动土地,常用于农田的耕作和建筑工程中。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拆分部首:扌土
笔画数:8画
《抔土》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现代汉字中使用的是简化字形式。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是「抔土」。
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以「抔」和「土」两个字为基础。例如,秦代所使用的刻石文字中,「抔土」的写法是「抔□」。
以下是一些关于「抔土」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抔土」相关的词语:
总的来说,「抔土」是一个用于描述挖掘或翻动土地的动词,常用于农田耕作和建筑工程中。它的拆分部首是「扌土」,有8画。这个词的繁体字写法是「抔土」。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以「抔」和「土」两个字为基础。例如,秦代刻石文字中的写法是「抔□」。一些例句和相关的词语也给出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