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破伤风的意思、破伤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破伤风的解释

[tetanus] 病名。又名伤痉、金疮痉。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破伤风杆菌从创口侵入体内而引起

详细解释

急性传染病的一种。因破伤风杆菌从创口侵入体内而引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颜承节》:“我为主公所击,已中破伤风,恐不得活。”《元典章·刑部四·诸杀》:“八岁男 汪驴儿 先用土块掷打十岁 赵引儿 本人却用土块还打,误伤五岁男 汪黑廝 ,因破伤风身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包龙图 密地分付牢子每不准难为 刘安住 ,又分付衙门中人张扬出去,只説 安住 破伤风发,不久待死。”《花城》1981年第6期:“根据人道主义,我还得给你缝好!你要是不服从,破伤风送了命,我可不负责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或称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感染性疾病。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致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动物粪便中。当人体出现深而窄的伤口(如刺伤、烧伤、开放性骨折等),该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在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释放毒性极强的破伤风痉挛毒素。这种神经毒素会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

临床表现

  1. 潜伏期:通常3-21天,最短24小时,最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潜伏期越短,病情越危重。
  2. 典型症状:
    • 前驱期:下颌酸胀、吞咽困难(易被误诊为牙科疾病)
    • 发作期: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背部肌肉痉挛导致身体反弓),轻微刺激可诱发全身痉挛
    • 重症期: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自主神经紊乱引发心律失常

高危因素

严重性与预防

破伤风毒素的致死量不足1微克,重症患者死亡率超过50%。预防关键包括:

  1. 及时清创:对深而窄的伤口进行彻底消毒
  2. 免疫接种:全程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
  3. 被动免疫:高风险伤口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该病具有"潜伏期恶魔"特性,即使伤口愈合后仍可能发病。若出现肌肉僵硬、吞咽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网络扩展解释二

破伤风

破伤风(pò shāng fēng)是一个中文名词,指的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伤口接触感染,通常表现为肌肉僵硬、疼痛以及痉挛的症状。

破伤风的拆分部首是石(shí)和足(zú),拆分部首是石的原字为“訐”,拆分部首是足的原字为“趴”。破伤风的拆分笔画是16画,繁体字为「破傷風」。

破伤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在古代汉字中,破伤风的拆分是“石”和“疒”(shāng),后来疒字被替换为足,形成了现在的破伤风字形。

在古时候,破伤风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写法是「破傷風」,其中的「傷」是用偏旁部首貝(bèi)和殳(shū)组成的,「風」则是用偏旁部首云(yún)和出(chū)组成的。

以下是一些例句来说明破伤风这个词的用法:

  1. 他因为伤口感染了破伤风。
  2. 医生建议在接种破伤风疫苗。
  3.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

一些与破伤风相关的组词有:破伤风疫苗、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抗毒素等。

与破伤风近义的词有:破傷、破傷風。

破伤风的反义词是: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