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破损的罐子。指古董旧物。《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我老汉虽是鼓捣些故纸堆、破罐儿,却是个铁嘴‘一言堂’,从来不兴还价的。”
(2).喻婚前已非处子的女人。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他拐了我女孩儿,左右弄做破罐子。”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既然昨夜 李小姐 来与别人成了亲事,左右是个破罐子了。”
“破罐”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用法综合理解:
一、基本含义 指破损的罐子,常用于指代古董旧物。例如《花城》1981年增刊中提到“故纸堆、破罐儿”,体现其作为古物的象征意义。
二、比喻含义
事物无法挽回的状态
现代常用成语“破罐子破摔”源于此,比喻事情已无法补救或自暴自弃的态度。如《将军吟》中“不要拿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封建时代的性别隐喻
元代戏曲(如《李逵负荆》《鸳鸯被》)曾用“破罐”暗喻婚前失去贞洁的女性,反映旧时对女性的物化观念。此用法带有明显时代局限性,现代语境已不适用。
三、使用建议
当代使用“破罐”时,建议优先采用中性表述(如指古物或成语),避免涉及性别相关比喻。若引用古籍内容,需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其文化局限性。
破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已经无法修复、无法挽回的状态。它源自于古代的陶瓷器,当一个陶瓷罐破裂后,无法再被修复,它的价值也随之毁损。
破罐的拆分部首为石和缶,石为第一部首,缶为第四部首。
破罐总共有8笔。
破罐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燕策》一书中,形容燕国的国君燕昭王已经沉迷于享乐,不再思考和努力治国。这表明了一个人或事物已经到达无可挽回的地步。
破罐的繁体字为「破罐」,保留了简体字的形状和意义。
根据古代汉字的进化过程,破罐在不同时期有过多种写法。其中一种古代写法为「㲠瓶」,另一种为「㲬缶」。
他已经彻底放弃了这个项目,可以说是破罐破摔。
这个玻璃杯掉到地上,瞬间破碎得无法修复,真是个破罐子。
组词:破罐破摔、破罐子、破罐碎瓦、破罐破钵。
近义词:不可救药、无法挽回、不可补救。
反义词:善罐峻器、修磨砚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