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朴刀的意思、朴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朴刀的解释

[a sword with a long blade and a short hilt wielded with both hands] 旧式武器,一种刀身窄长、刀柄比大刀柄短的刀,双手使用

杨志提了朴刀,拿了藤条,自去赶那担子。——《水浒传》

详细解释

古时武器,一种刀身窄长,刀柄较短的刀。双手使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话儿不提朴刀桿棒,长枪大马。”《水浒传》第二回:“﹝ 朱武 等﹞只带了三五箇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6*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逕来到 史家庄 上。” 茅盾 《豹子头林冲》:“ 林冲 挺起朴刀,托开左手,飞步抢过 聚义厅 前,便转向右首耳房奔去。”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朴刀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朴刀是中国古代一种兼具兵器与农具功能的双手持握刀具,其具体含义及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朴刀(音pō dāo)是介于单刀与长柄大刀之间的兵器,由木柄连接窄长刀身构成。刀身长度约60-150厘米,刀刃较一般单刀更窄但长,木柄长度可调节(短柄约50厘米,长柄可达人体腰部),需双手持握使用。因其可拆卸结构,宋元时期常被登记为农具以规避兵器管制。

二、核心特征

  1. 结构灵活:刀身与木柄可拆卸组合,短柄形态便于随身携带,长柄形态增强劈砍力度;
  2. 功能双重:日常作为收割农具(畲刀),战时则为兵器(太平天国时期被称为"太平刀");
  3. 使用技法:利用刀刃长度和自身重量进行劈杀,《水浒传》中林冲、杨志等好汉多持此兵器。

三、历史演变 始见于宋代文献《宋会要辑稿》,原为百姓改良的便携刀具。清代因太平军大规模使用而盛行,清末逐渐退出战场。其名称演变包含"拨刀""播刀"等异称,印证了农具与兵器的属性交织。

四、文学印证 《水浒传》第二回朱武等人"将了朴刀"夜访史家庄,《燕青博鱼》中"百炼钢打就的长朴刀"等描写,佐证了该兵器在民间的普及性。

注:更详细的历史图谱可参考《宋会要辑稿》及《中国兵器史稿》等专业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朴刀的意思

朴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朴实无华的刀法,指代刀剑的一种质朴的技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朴刀的拆分部首是刀,笔画数为5。

来源和繁体

“朴刀”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繁体形式为「樸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朴刀的字形写作「樸刀」,使用的是更加传统的繁体字形。

例句

他的剑法精妙无华,却仍然保持着朴刀的风格。

组词

组词可以有:朴刀剑,朴刀技巧,朴刀艺术。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质朴刀法,朴实刀术,素朴刀技。

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有:华丽刀法,繁复刀术,奢华刀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