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甓器的意思、甓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甓器的解释

即陶器。《辍耕录·窑器》引 宋 叶寘 《坦斋笔衡》:“陶器自 舜 时便有,三代迄于 秦 汉 ,所谓甓器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甓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从构字和文献角度分析:

  1. 字义拆分

    • 甓(pì):由“辟”和“瓦”组成,本义指砖块,特指未经烧制的土砖,后也指陶器。例如《诗经·陈风》中“中唐有甓”即指砖铺的道路。
    • 器:泛指器具、器皿。
      组合后,“甓器”可理解为陶土烧制的器皿,或广义的砖瓦类器物。
  2. 历史语境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周礼》提及陶器制作时可能涉及类似器物。部分地方方言(如吴语)中,“甓”仍保留“砖”的含义,故“甓器”也可能指砖砌的实用器具。

  3. 现代使用
    当代已极少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考古领域。若在文本中遇到,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陶器、砖制品,或引申的建筑构件。

若您有具体出处或语境,可进一步补充以便精准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甓器是什么意思

甓器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为用石块砌筑的器具,特指古代城墙上设立的瞭望台或楼梯之类的建筑设施。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甓的拆分部首为瓦,总共有6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甓器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最早出现在《朱子语类》一书中,形容古代城墙上设立的观察或防御设备。这个词在汉字繁体字中保持不变,仍然写作「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古时候「甓」字的写法与现在相比有一些差异。书写时,下部的「甲」字部分与上部的「立」字合写成「畤」。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相比更为繁琐和复杂。

例句

1. 城墙上的甓器使得守城的士兵能够远望敌情。

2. 这座古城的甓器保存完好,是游客参观的热门景点之一。

组词

甓石、甓墙、甓台。

近义词

角楼、城楼、瞭望台。

反义词

建筑、平地、洞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