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诞的意思、陶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诞的解释

虚妄夸诞。陶,通“ 謟 ”。《荀子·荣辱》:“饰邪説,文姦言,为倚事,陶诞突盗,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閒,是姦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余谓陶读为謟,謟诞双声字,謟亦诞也。《性恶篇》曰:‘其言也謟,其行也悖。’谓其言诞也,即上所谓‘饰邪説,文姦言’也,作陶者借字耳。” 章炳麟 《非黄》:“世乱则贤愚掍。 黄宗羲 学术计会,出 顾炎武 下远甚;守节不孙,以言亢宗,又弗如 王夫之 。然名与二君齐。其所以自旌式,散在《明儒学案》,陶诞而譁,非忮者莫之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陶诞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属贬义形容词,指欺诈虚妄、行为放纵荒诞之意。其释义可从单字本义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考据: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陶(táo)

    本义为“制陶”,引申有“教化”“快乐”等义,但在“陶诞”中取“欺诈” 之古义。《说文解字》释“陶”有“再成丘”的引申义,段玉裁注指出其通假为“謟”(意为诡诈),如《荀子·荣辱》中“陶诞突盗”即用此义。

  2. 诞(dàn)

    《说文解字》:“诞,词诞也。”本指言辞夸大,后泛指“虚妄不实”“放纵”,如《尚书·无逸》“乃逸乃谚既诞”,孔颖达疏:“诞,欺诞。”


二、复合词释义与文献佐证

“陶诞”为同义复合词,强调“以欺诈言行表现荒诞” 的行为特征,多见于先秦两汉典籍:


三、权威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十卷释“陶诞”:

“虚妄夸诞。陶,通‘謟’。”

引《荀子》二例为证,明确其核心义为“欺诈荒诞”(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247页)。


参考文献

  1. 许慎 撰,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荀况 著,王先谦 集解,《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
  3.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4. 孔颖达 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网络扩展解释

“陶诞”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解析如下: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 虚妄夸诞:指言语或行为不真实、夸大其词,带有明显的欺骗性。其中“陶”通“謟”(音tāo),意为虚妄,“诞”即荒诞、夸大。
    • 欺诈:在部分语境中引申为欺诈、不诚实的行为。
  2. 读音与构成

    • 拼音为táo dàn,部分文献注音为yáo dàn(如《国语辞典》),可能因方言或历史音变导致差异。

出处与用法


学者解析


“陶诞”多用于批判性语境,形容言行脱离实际的夸饰或欺诈。其核心含义与“虚妄”紧密相关,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是否包含“欺诈”引申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荀子》及清代训诂学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辈偶毕昴娼寮成弘醇化出众畜种雌雄剑典物鵰翮柢噬迩安远至耳濡目及風脈風虚干号高厉公会共旋广结良缘核议荒阅画水肩靡贱皮贱肉角速度借春对缉理锦西酒博士九节狸军使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亮灼灼临飨麟游乱琼碎玉卢家迷童年上怒浪奇耦阒尔缺项容色三饭三清客伤寒埏镕升工甩车太阶天和通邮徒搏象胆相得益彰相仍嚣尘袭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