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 玄奘法师 的俗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唐三藏”是唐代高僧玄奘的尊称,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三藏”指佛教典籍的三大分类:
玄奘(602-664)因西行印度取经并翻译大量佛经,被唐高宗封为“三藏法师”。他历时19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对中国佛教发展影响深远。
小说将玄奘称为“唐三藏”,赋予双重含义:
“藏”在梵文中原指盛物的筐箧,引申为包罗万象的佛经总称。玄奘因全面掌握佛学体系,故得此名。
《唐三藏》是指唐朝时期的高僧玄奘,他是佛教的传教士兼翻译家,曾经前往印度取经,将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对中国的佛教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三藏》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三个字:唐、三、藏。
唐的部首是口,共有7画。
三的部首是三,共有3画。
藏的部首是⼀,共有25画。
《唐三藏》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小说《西游记》。在小说中,唐僧是主角孙悟空的师傅,三藏一词是对他的尊称。
《唐三藏》的繁体字是《唐三藏》。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唐三藏》的古时写法可能是「唐三蔵」。
1. 孙悟空向唐三藏拜师学艺。
2. 唐三藏带领弟子们一路西行,前往印度取经。
1. 唐僧:指唐朝时期的高僧。
2. 西游记:一部描写唐僧师徒取经之旅的古代小说。
3. 法师:指学习佛教法术的人。
近义词可以是「玄奘」,因为《唐三藏》这个词是对玄奘的尊称。
反义词可以是「其他佛教高僧的名字」,因为《唐三藏》特指唐朝时期的玄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