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敏捷。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文之以《礼》《乐》,导之以《诗》《书》,讚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不有济乎?”
“察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聪明敏捷,同时延伸出对事物观察敏锐、洞察力强的释义。以下为详细解析:
聪明敏捷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王符的《潜夫论·赞学》,原文提到“察敏之才”,强调君子需具备聪慧与机敏的资质。
观察敏锐
部分现代释义扩展为“对细节观察入微,能迅速把握事物本质”,常用于形容人的分析判断能力。
古代文献引用:
《潜夫论·赞学》中提到:“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教之以明师,文之以《礼》《乐》”,此处将“察敏”与学识修养结合,强调智慧与敏捷并重的特质。
现代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在分析问题、洞察细节时的敏锐性,例如:“他察敏过人,总能发现数据中的关键线索。”
“察敏”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语义。古代侧重智力与行动力的敏捷,现代更强调观察与判断的深度。需注意不同语境下的侧重点差异,如学术讨论中可能偏向古典释义,而日常用语更倾向观察力的表达。
若需进一步考证文献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潜夫论》原文或现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