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
(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3).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4).古人指元气之清者。《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5).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太清”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综合古籍及现代解释,其核心释义如下:
以上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古籍中多偏向哲学与宗教含义,而文学中更侧重自然意象的描绘。
太清是一个汉字词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
太清的部首是日字旁,笔画数为10。
太清的来源根据考古发现大约可以追溯至古代篆书文字。在繁体字中,太清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
在古代,太清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不过,由于多次文字改革,现代汉字书写已经趋于统一,所以现在我们常用的太清字形大多与繁体字一致。
1. 他的心情像太清宫中的小溪,清澈而宁静。
2. 这场雨过后,空气变得太清新了。
3. 他信仰太清教,并遵循其教义生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