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夙志的意思、夙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夙志的解释

平素的志愿。《南史·陈纪上·武帝》:“永言夙志,能无惭德。”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夙志莫伸,幽愤何极!”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苟遂乞於残骸,庶少偿其夙志。” 明 张居正 《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呕血呼天,不能自止,诚憾夫夙志之有违,而痛乎追养莫逮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夙志(sù zhì)指长久以来怀抱的志向或心愿,强调志向的坚定性与时间上的延续性。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础释义

指早年立下的、始终不变的志向。

例:“他坚守科研报国的夙志,毕生致力于技术创新。”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38页。


二、词源与构成分析

  1. “夙”:

    • 本义为早、早晨(《说文解字》:“夙,早敬也”),引申为从前、素来。
    • 在“夙志”中强调志向的久远性与一贯性。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46页。

  2. “志”:

    • 指心意、志向(《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核心为目标与追求。

三、经典用例

  1. 《后汉书·刘虞传》:

    “夙志克遂,亦何恨哉!”

    (实现毕生志向,便无遗憾。)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1965年。

  2. 杜甫《遣兴》诗:

    “夙志在丘壑,蹉跎二十春。”

    (早年志在隐居,却虚度二十载。)

    来源:《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差异点
夙愿 侧重“心愿”,含情感色彩(如“毕生夙愿”)
素志 同义,但“夙志”更强调时间积淀
本志 强调初心,未必涉及时间维度

五、权威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注:因版权限制,部分文献无法提供在线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授权数据库查阅原始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

“夙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sù zhì,其核心含义指早年或平素立下的志向与志愿。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在年轻时或长期持有的理想与目标,强调志向的坚定性和持久性。例如:“他自幼便有投身科研的夙志,最终成为院士。”


二、详细说明

  1. 时间特性
    侧重志向的早期确立,如《南史·陈纪上·武帝》中“永言夙志”即表达对早年志向的坚守。

  2. 情感色彩
    常与奋斗、遗憾等情绪关联。如白居易《祭崔常侍文》中“夙志莫伸,幽愤何极!”体现志向未达的悲慨。

  3. 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中,夙志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如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以“夙志”表达致仕前的抱负。


三、近义词与用法


四、文献例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南史》、唐宋文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败鼓皮白日撞把体面波脚餐刀逞寒抽样检验戴鸡佩豚大戛黨正蹈空电子数字计算机地理图斗十胡父母官赴阙伏隐干龙高喊告愬哽恸贵胤瞽説鸿河幻茶货求蕉书结欵稽山大王魁头梁甫裂果率任马渤麪粻冥昏南交闹洞房拿总鸟罗婆娑清紧臞然屈原蚋眦入绍三卫骚坛甥馆霜蟹水封书舍悚戴太一莲舟天性涕泪交集亭午媮末头玉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