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成的意思、肃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成的解释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又使诸儒撰集经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帝初在东宫……集诸儒於 肃城门 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后即以“肃成”为太子讲学处之称。 南朝 梁 萧统 《僧正》诗:“舒金起 祇苑 ,开筵慕 肃成 。” 唐 李善 《上<文选注>表》:“ 昭明太子 业膺守器,誉贞问寝,居 肃成 而讲艺,开 博望 以招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肃成”是一个源自历史文献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释义

“肃成”原指太子讲学处,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的注引内容: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东宫(太子居所)时,曾召集儒生在“肃城门”内讲论经典,因态度恭敬勤勉,后世便以“肃成”代指太子讲学场所。

二、历史用例

  1. 南朝梁代:萧统(昭明太子)在《僧正》诗中写道“开筵慕肃成”,表达对太子讲学风范的推崇。
  2. 唐代:李善在《上<文选注>表》中提到“居肃成而讲艺”,延续了该词指代太子治学的含义。

三、词源解析

四、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籍或研究古代教育制度的语境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需注意其专指性,仅关联太子或皇室教育体系。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三国志》注引、诗词及文献注释,完整出处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肃成

肃成(sù ché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它的部首是⺈(月字底),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肃成》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来自于《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 肃宁其庐。”其中,“肃宁其庐”表示要使庐宇清净整齐,表示要有威严肃穆之意。第二种说法是出自明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我觉得疼的疼,肃然起敬。”该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十分尊敬。

繁体

在繁体字中,肃成的写法是肅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肃成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镇敬肃成,一举一动皆显示出他的威严和高贵。

2. 在逝者面前,他们默默肃成,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组词

肃然、肃静、严肃、庄肃、肃穆等。

近义词

庄重、严肃、威严、敬重、庄严。

反义词

轻浮、随便、嬉皮笑脸、不庄重、不正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