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凶、丧之事所用的白车白马。《尸子》卷上:“ 汤 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婴白茅,以身为牲,祷於 桑林 之野。”《史记·高祖本纪》:“ 秦王 子婴 素车白马,係颈以组,封皇帝璽符节,降 軹道 旁。”
(2).《后汉书·独行传·范式》载: 范式 字 巨卿 ,与 张劭 为友。 劭 死, 式 驰赴之,未至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柩不肯进。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劭 母望之曰:“是必 范巨卿 也。” 式 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后遂以“素车白马”为送葬之辞。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清 方文 《得梅朗三凶问因寄麻孟璿沉景山》诗:“流水高山交不浅,素车白马见何难。” 李光 《感事寄秋叶用原韵》:“素车白马纷紜甚,寥落云天 范巨卿 。”
(3).指一般的白色车马。 汉 枚乘 《七发》:“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明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霸气至今消不尽,素车白马驾虹蜺。”
“素车白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多重文化含义和典故背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丧葬象征
指古代用于凶丧之事的白色车马,后成为送葬的代称。如元代关汉卿《窦娥冤》中“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即用此意。
白色车马的泛指
在部分语境中,也代指普通的白色车马,不局限于丧葬场景。
范式与张劭的生死之交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范式得知好友张劭去世后,乘素车白马千里奔丧,灵柩因他的到来才顺利下葬。这一故事成为“重信守诺”的典范,也使“素车白马”与送葬紧密关联。
商汤祈雨的传说
《尸子》记载商汤为救旱灾,乘素车白马、穿布衣向天祈雨,赋予该词“诚心救世”的象征意义。
伍子胥与钱塘潮的传说
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为涛神,常驾素车白马现身潮头,因此该词也被用来代指钱塘潮。
总结来看,“素车白马”不仅承载了古代丧葬礼仪的印记,还通过历史典故和文学加工,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需更深入考据,可参考《后汉书》《尸子》等古籍原文。
素车白马是一个成语,其意为纯白色的马拉着空无一物的车子。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出现突然而引人注目。
素(糸):糸是素的偏旁部首,表示与线、纤维相关的意思。
车(车):车是素车白马的主要部首,表示车辆的意思。
白(白):白是素车白马的偏旁部首,表示颜色白色的意思。
马(马):马是素车白马的偏旁部首,表示马匹的意思。
素车白马的笔画数为10画。其中,素为4画,车为7画,白为5画,马为10画。
素车白马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超传》中,原文是“班定乌桓之后,里出白马车,素载官爵。”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采用和传播。
在繁体字中,素车白马的写法是「素車白馬」。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素车白马古时候的写法为「素車白馬」。
他的才华突然展露在人们眼前,就像素车白马一样吸引人。
素材、招揽、白纸黑字、马夫、马车
风马牛不相及、轰轰烈烈、王者归来
默默无闻、深藏不露、黯然离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