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蒐獮的意思、蒐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蒐獮的解释

春猎与秋猎。亦泛指狩猎。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是以古者蒐獮振旅而数军实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难。”《隋书·礼仪志三》:“古者三年练兵,入而振旅,至於春秋蒐獮,亦以讲其事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鹰狗处》:“鹰狗处向在 东华门 内长街,设总统二人,以侍卫兼之,豢饲御前鹰狗,以备蒐獮之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蒐獮”是古代对不同季节狩猎活动的称呼,具体解释如下:

一、蒐(sōu)

  1. 基本含义

    • 本义指茜草(一种可作染料的植物),如《山海经》提到“其阴多蒐”。
    • 引申为春季狩猎,《左传·隐公五年》记载“春蒐,夏苗,秋獮,冬狩”,其中“春蒐”指春天进行的狩猎活动,以捕猎未怀孕的动物为主。
  2. 其他用法

    • 可表示检阅军队或聚集,如《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蒐乘补卒”指检阅战车、补充兵员。

二、獮(xiǎn)

  1. 基本含义
    • 专指秋季狩猎,如《尔雅·释天》提到“秋猎为獮”,《左传》中“秋獮”与“春蒐”对应,强调顺应季节的狩猎传统。
    • 古时也写作“狝”,如《周礼》中“中秋教治兵,遂以獮田”。

三、组合含义

“蒐獮”合称时,泛指春秋两季的狩猎活动,既包含礼制色彩(如祭祀、练兵),也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例如《穀梁传·昭公八年》提到“秋,蒐于红”,实际指秋季的“獮”猎,可能存在混用现象。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狩猎制度,可参考《周礼》《左传》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蒐獮:词义及拆分

《蒐獮》(suō xiǎ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蒐”和“獮”两个字组成。该词的意思是收集和献祭。

部首和笔画

“蒐”字的部首是“艸”(草字头部),它总共有12个笔画。而“獮”字的部首则是“犬”(狗字头部),它有15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蒐獮》一词在《说文解字》中有记录。这个词由于其含义特殊,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频率较低。

在繁体字中,“蒐”字的繁体为「搜」,而“獮”字的繁体为「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许多变化,包括“蒐獮”这个词也有一些不同的写法。其中,“蒐”字也可以写作“擞”、“嗖”等;“獮”字则可以写作“狝”、“獫”等。

例句

1. 他蒐獮了许多古代文物。

2. 部落的首领每年会举行一次盛大的蒐獮仪式。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收蒐、收蒐猎、蒐獮祭祀

近义词:收集、搜集、聚集

反义词:分散、散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