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蒐獮的意思、蒐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蒐獮的解释

春猎与秋猎。亦泛指狩猎。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是以古者蒐獮振旅而数军实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难。”《隋书·礼仪志三》:“古者三年练兵,入而振旅,至於春秋蒐獮,亦以讲其事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鹰狗处》:“鹰狗处向在 东华门 内长街,设总统二人,以侍卫兼之,豢饲御前鹰狗,以备蒐獮之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蒐獮”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复合词,特指古代帝王按礼制举行的季节性田猎活动,具有鲜明的礼仪和军事意义。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蒐(sōu)

    • 本义:春季田猎。《尔雅·释天》载:“春猎为蒐。”
    • 引申义:春季草木生长,猎时需“搜择”不孕之兽,以保护繁衍,故称“蒐”。
    • 文化内涵:象征万物复苏之际的节制性狩猎,兼具军事演习功能(整编军队、选拔人才)。
  2. 獮(xiǎn)

    • 本义:秋季田猎。《周礼·夏官·大司马》载:“中秋教治兵……遂以獮田。”
    • 字形溯源:从“犬”,强调猎犬参与围捕;秋季野兽肥壮,猎杀以储备冬用。
    • 文化内涵:体现“顺时除害”的礼制思想,同时操练军阵。

二、复合词“蒐獮”的释义

“蒐獮”合称泛指古代依礼进行的季节性狩猎仪式,核心特征包括: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周礼》

    明确将“蒐”“獮”纳入国家礼制框架,规定其流程与意义(《周礼·夏官·大司马》)。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注疏》。

  2. 《尔雅》

    中国最早词典,系统解释“蒐”“獮”的季节属性(《尔雅·释天》)。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尔雅义疏》。

  3. 《汉语大词典》

    综合释义:“蒐”为春猎,“獮”为秋猎,合指按古礼进行的季节性狩猎。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9卷。


四、文化意义

“蒐獮”折射出中国古代“取用有度”的生态观 与“寓兵于猎”的治国策略,是礼乐文明与自然法则融合的典型例证。其词义演变亦反映农耕文明对自然时序的深刻遵从。

网络扩展解释

“蒐獮”是古代对不同季节狩猎活动的称呼,具体解释如下:

一、蒐(sōu)

  1. 基本含义

    • 本义指茜草(一种可作染料的植物),如《山海经》提到“其阴多蒐”。
    • 引申为春季狩猎,《左传·隐公五年》记载“春蒐,夏苗,秋獮,冬狩”,其中“春蒐”指春天进行的狩猎活动,以捕猎未怀孕的动物为主。
  2. 其他用法

    • 可表示检阅军队或聚集,如《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蒐乘补卒”指检阅战车、补充兵员。

二、獮(xiǎn)

  1. 基本含义
    • 专指秋季狩猎,如《尔雅·释天》提到“秋猎为獮”,《左传》中“秋獮”与“春蒐”对应,强调顺应季节的狩猎传统。
    • 古时也写作“狝”,如《周礼》中“中秋教治兵,遂以獮田”。

三、组合含义

“蒐獮”合称时,泛指春秋两季的狩猎活动,既包含礼制色彩(如祭祀、练兵),也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例如《穀梁传·昭公八年》提到“秋,蒐于红”,实际指秋季的“獮”猎,可能存在混用现象。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狩猎制度,可参考《周礼》《左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面雷阪上走丸伯牛灾朝容诚厚除孝打破常规得过顿剑摇环酆剑风月门庭粪箕子拊缶高鲁呱呱光训过諐酣鬯好嗜鸿才秸秷井渠季氏酒会酒緑灯红菊花琚瑀跨街楼款燕良娣令淑粼粼鸾鸣凤奏卖嘴料舌内蕊辇路鸟巢佩带蓬头厉齿评唱千古不磨企业形象屈沈燃料油媃儿软木弱弟辱在三心沙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受奖首鼠两端说不齐飔飔素知贪恡铁画银鈎脱赚席帽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