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松柏后凋的意思、松柏后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松柏后凋的解释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后因以“松柏后凋”比喻志士在艰危的境况中奋斗到最后。 南朝 梁元帝 《遗周弘直书》:“京师搢绅,无不附逆……唯有 周生 ,确乎不拔。言及西军,潺湲掩泪,恒思吾至,如望岁焉,松柏后凋,一人而已。”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非有松柏后凋之心,盖闕葵藿倾阳之识。”《陈书·袁宪传》:“今日见卿,可谓岁寒知松柏后凋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松柏后凋”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论语·子罕》,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比喻在逆境或艰险环境中,有志之士仍能坚守节操、奋斗到最后。松柏作为常青树,象征坚韧不屈,而“后凋”则强调其经严寒考验后依然挺立,反衬其他草木的凋零。

二、出处与背景

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以此句表达:只有经历严酷环境(如寒冬),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是否坚贞,如同松柏在万物凋零时依然长青。

三、用法与场景

  1. 褒义用法:多用于赞美在困境中保持气节、坚持到底的人。
    • 例:南朝梁元帝曾用此语赞扬周弘直在乱世中“确乎不拔”的品格。
  2.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常作谓语,如“松柏后凋,风雨如晦”(唐代《王审知德政碑铭》)。

四、延伸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论语》原文及南朝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松柏后凋

《松柏后凋》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松树、柏树凋谢之后,意味着事物已经到了衰败的阶段。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理解和观察。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松柏后凋》的拆分部首是木、八、凡,它们分别代表木头、八字底部的横线和象征着繁多或普通的事物。 该成语的总笔画数为18画。

来源

《松柏后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夏日即事》诗中,意为松树柏树凋零之后。后来,这个成语成为了汉语中常用的词语,用来形容事物已经到了权势和繁华一去不返的状态。

繁体

《松柏後凋》是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松柏后凋的汉字写法为:松柏後凋。

例句

他们曾经是商界的巨擘,但现在,他们的公司已经松柏后凋。

组词

组词有:松柏、后凋、松树、柏树。

近义词

近义词有:日落西山、饱暖思淫欲。

反义词

反义词有:春华秋实、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