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务的意思、司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务的解释

[officials of miscellaneous affairs] 旧时对手艺匠人的尊称

厨司务

大司务

详细解释

(1).官名。 明 代六部都设有司务。 清 沿袭不改,除六部外,在理藩院、大理院等也设有此官。掌出纳文书及衙署内部杂务。其官署名司务厅。参阅《元史·职官志一》《清文献通考·职官三、四》

(2).借用作对手艺工匠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只见那裁缝走到天井里,双膝跪下,磕下头去,放声大哭。 杜少卿 大惊道:‘ 杨司务 !这是怎的?’”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这位支书是贫农出身,年轻时候,当过槽房司务,也挑过杂货担子。”泛指一般佣人。 茅盾 《委屈》:“ 张太太 在这里四年多了,总有一些随政府西迁的 下江 司务来伺候她的差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司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掌管某项具体事务。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动词性含义:负责管理、操办某项具体事务或杂务。例如:“司务其事”意指负责处理那件事。
    • 名词性含义:
      • 指代人:旧时指负责处理具体事务或杂务的人员、小吏。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央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及地方官府中设有“司务”一职,是级别较低的官员,负责衙署内部的文书收发、档案管理、后勤杂务等具体执行工作。例如:“户部司务”即户部中负责此类事务的官员。
      • 指代职务/工作:指所掌管的具体事务本身。
  2. 词源与构成:

    • “司”:本义为主管、掌管、操作。如“司机”(掌管机器)、“司法”(掌管法律)。
    • “务”:指事务、事情、工作。如“公务”、“任务”。
    • 因此,“司务”即为“掌管事务”或“所掌管的事务”。
  3. 历史官职背景(明代以来):

    • 在明清官制中,“司务”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通常为从九品或未入流的基层官员。
    • 主要职责是处理衙署内部的日常行政杂务,如文书往来登记、档案保管、印信管理、衙役监督、后勤供应等,是保障衙门正常运转的基础岗位。
    • 据历史记载,此官职在中央各部院及地方府、州等衙门中均有设置。
  4. 现代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司务”作为官职的含义已基本消失。
    • 其动词性含义(操办事务)偶尔在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如仿古、戏曲)中使用,但已不常见。
    • 更常见的是作为构词语素出现在其他词汇中,例如:
      • 堂倌/跑堂的:在旧式饭馆、茶馆中负责接待顾客、端茶送饭的服务人员,有时也称“司务”(更口语化或地方性的称呼)。
      • 工务员/工匠: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行业(如木工、铁匠)中,对技术工人的一种旧式尊称,如“木匠司务”、“铁匠司务”。

“司务”一词的核心是“掌管事务”。历史上曾作为掌管衙门内部杂务的低级官职名称。现代汉语中,其独立使用较少,主要保留在“司务长”(军队中负责给养、伙食等后勤工作的军官)以及“XX司务”(对某些服务人员或工匠的旧称)等特定词汇中。

引用说明: 由于您要求提供真实有效的引用链接,而当前无法直接链接至《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的特定词条在线页面(其官方在线版本通常需订阅或未开放免费查询),或链接至可靠的历史官职资料源(如正史职官志的权威点校本在线资源),因此此处无法提供具体链接。以上释义综合参考了权威汉语词典对“司务”条目的解释以及中国历史官职制度的相关知识。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纸质或官方授权电子版辞书,或《明史·职官志》、《清史稿·职官志》等史料获取最权威的释义和历史背景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司务”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官职和民间尊称两个维度解释,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历史官职

  1. 起源与职责
    明代六部均设司务厅,司务为从九品官员,负责催督事务、稽缓文书、勾销簿册等行政杂务。清代沿用此官职,品级升为正八品,并在理藩院、大理院等机构增设,职责扩展至管理衙署内部文书与日常事务。

  2. 机构设置
    官署名“司务厅”,属基层行政单位,其职能类似现代机关的事务管理岗位,需协调各部门运作并处理琐碎事务。

二、民间尊称

  1. 对手艺人的敬称
    明清时期,百姓常尊称裁缝、厨师等工匠为“司务”,如《儒林外史》中提到的“杨司务”(裁缝)。类似用法还有“厨司务”“大司务”等,体现对技术劳动者的尊重。

  2. 现代延伸用法
    在军队中,“司务长”指负责后勤物资、伙食管理的干部,延续了“管理杂务”的核心含义。

三、词义演变示例

“司务”既指古代行政职务,也用于尊称技术工匠,词义随时代演变而扩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清文献通考》或明清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书辩惠驫驫水别头试不教而诛成材传柑处常地里顶踵尽捐动车冻风恶煞星伐人奉止概略革舃宫园搆火关谷贯膂聒挠河落海干惠爱鯨潮金痍机息看到空置库本冷化化淩夷论求緑翘梅葛面友墨林谋犹男贽鸟爪评説遣问清狂青琐七星车邵侯瓜砂瓶生荒射叶寿幛寿征松爽肃队退躲宪度相水火乡胥小来小去心不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