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下诏赠给死者衣被,以示慰念。亦指皇帝赠给死者的衣被。 唐 刘禹锡 《代慰王太尉薨表》:“临册襚以兴怀,听鼓鼙而軫念。”
“册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册襚(cè suì):指皇帝通过诏书形式赠予死者衣被,以示哀悼与慰念,也可代指皇帝所赠的衣被本身。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帝王对臣子的追思,属于丧葬礼仪的一部分。
唐代刘禹锡在《代慰王太尉薨表》中写道:“临册襚以兴怀,听鼓鼙而軫念。”,此处“册襚”即指皇帝对逝者的赠赐,表达哀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唐代典章制度》或《刘禹锡文集》等文献,结合、3的释义综合分析。
《册襚》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羽毛盖在文冠上,作为文聘礼品或官员的任命。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辶(走部)和右边的衣(衣物部),笔画总计为14画。
《册襚》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的礼制,通过将鸟的羽毛盖在文冠上来代表聘礼或任命。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册襚》这个词在古代常使用的写法是:“冊襕”。
1. 他受到了一件华丽的《册襚》作为升迁的礼品。
2. 皇帝亲自颁发了《册襚》,任命他为重要的官员。
组词:册封、襚服、襚职。
近义词:聘、赐、封。
反义词:解聘、解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