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逸的意思、疏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逸的解释

亦作“疎逸”。1.淡泊超逸。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顾况 志尚疎逸,近於方外。” 南唐 李中 《江行夜泊》诗:“渔父何疏逸,扣舷歌未阑。”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丹青为业》:“﹝ 陈默 ﹞妙於词翰,然疎逸,自号‘懒散翁’。”

(2).散失。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交趾号房》:“今太学前有 交趾 号房,盖 成祖 设北监以来所以处 交趾 官生者。乃知当时各夷遣子入学之盛,而今文案疏逸,不可具考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疏逸”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淡泊超逸

指人的性情或志趣淡泊洒脱,不拘泥世俗。例如:

二、散失

指事物因时间或管理不善而流失、缺失。例如:

补充说明

“疏”本义为疏通、分散(如《说文解字》:“疏,通也”),与“逸”(超脱)组合后,既体现超然心境,也引申出事物分散遗失的含义。该词多用于古典文献,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网络扩展解释二

疏逸

疏逸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了两个部首和六个笔画。它的部首是疒和辶,辶是“辵”偏旁的异体字。可以拆分成两个字:“疒”和“逸”。

疒是一个独体字,并没有其他组合使用。它是指人体的疾病或疾苦。辶的意思是走路,并且外形类似于“辵”,它是许多字的零散部分。

疏逸一词来源于《周易·乾卦下》:“履霜之宫,几见疏逸。”意为清瘦、疏离的样子。在繁体字中,疏逸的写法没有变化。

在古时候,疏逸也有另一种写法,即“疎逸”。写法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这种写法中,“疏”多了一横,与现代的写法相比,形状更加简洁。

以下是疏逸的例句:

1. 他的性格疏逸,与人交往较少。

2. 池塘中翠竹成行,微风吹过,透着疏逸的气息。

除了疏逸之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

1. 隽秀:形容人或事物清瘦而有雅致的样子,与疏逸有相似之处。

2. 疏懒:形容人懒散、不勤奋的性格,与疏逸有相反之义。

总之,疏逸是指清瘦、疏离的样子。它的部首是疒和辶,它来源于《周易·乾卦下》。在繁体字中,疏逸的写法没有变化。在古时候,《疏逸》也可以写作“疎逸”。相近词语有隽秀,相反词语有疏懒。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