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南朝 梁 张率 《楚王吟》:“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宣和遗事》前集:“裁云剪雾製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2).犹束帛。用作礼品。《旧五代史·晋书·郑沅传》:“有属邑令,因科醵拒命,密以束素募人阴求其过,后竟停其职。人甚非之。” 宋 陶穀 《清异录·人事》:“ 魏仁浦 长百僚,提奬 单隐巗 至列郎……而 隐巗 至,以束素赠别。”
“束素”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进行解析,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本义
“束素”原指一束绢帛,常用于古代文学中比喻女子腰肢细柔,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一用法通过绢帛的柔软纤细,生动刻画了女性体态之美。
延伸场景
该意象在诗词中频繁出现,例如南朝张率《楚王吟》的“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进一步强化了其与女性柔美形象的关联。
行为规范
现代语境中,“束素”被解释为成语,意为“自我约束言行,保持节制”,适用于描述个人在职场或社交中谨慎克制的态度。
命名寓意
作为名字时,“束素”蕴含自律、纯洁的品德象征,如“束”代表克己,“素”象征质朴。
《束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约束自己的举止言行,使之变得朴素和谦虚。
《束素》这个词是由“⺶”和“㐄”两个部首组成的,总共有14画。
《束素》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魏风·丘中有且》一篇中,意思是勉励自己要维持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繁体字中,《束素》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束素》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主要是在字形方面的变化。例如在金文中,字形会有一些曲线和结构上的差别。
他一直以来都坚持束素的生活方式,从不追求奢华和虚荣。
正直、廉洁、纯朴、谦虚。
素养、朴实、谦逊、节制。
浮华、虚荣、炫耀、放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