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笥的意思、书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笥的解释

书箱。 唐 柳宗元 《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我有书笥,盈君尺牘,寤言在耳,今古何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皮日休 ……春闈内宴於 曲江 ,醉寝别榻,衣囊书笥,罗列旁侧,率皆新饰。” 宋 陆游 《晚晴》诗:“润侵书笥深防蠹,暖彻衣篝剩得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书笥”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文献记载及语境分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书笥”指书箱,即用于存放书籍的竹制或木制容器。该词由“书”与“笥”组合而成,“笥”本指古代盛放衣物或食物的方形竹器,后引申为收纳书籍的专用工具。

二、文献用例

  1. 唐代柳宗元在《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中写道:“我有书笥,盈君尺牍”,形容书箱中装满友人的书信,体现其承载文墨的功能。
  2. 宋代王谠《唐语林》提到皮日休醉卧时“衣囊书笥,罗列旁侧”,侧面反映书笥是文人随身携带的重要物品。
  3. 陆游《晚晴》诗中“润侵书笥深防蠹”,则描述了书笥需防潮防虫的特性,说明古人对书籍保存的重视。

三、与相近词的区别

需注意“书笥”与“书簏”的差异:

四、文化意义

书笥作为古代文人的日常用具,象征学识积累与对书籍的珍视,常见于诗词典故,是传统文化中“文房”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书笥》的意思

《书笥》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古代用来装书籍的木盒。

拆分部首和笔画

《书笥》的拆分部首是“聿”和“木”,通常按照纵横撇捺的顺序,总共有10画。

来源和繁体

《书笥》在《广韵》中被收录,最早是指古代存放书籍的木盒。而现在一般使用的简体字是“书笥”,繁体字是“書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现在不同,所以《书笥》的古时写法是有所变化的。据研究,古时候的写法是将“书”字的上部分写成“聿”,下半部分仍然是“干”。而“笥”字则是由“⺮”代替了“木”的部分。

例句

1. 他打开书笥,取出一本古籍。

2. 这个书笥可以保存很多珍贵的书籍。

3. 旧时,书生们常常用书笥装载自己的藏书。

组词

1. 书箱:指用来装书籍的盒子。

2. 笔匣:用来装笔的盒子。

3. 笔筒:专门用来放置笔的管状容器。

近义词

1. 书匣:也指放置书籍的木制容器。

2. 书橱:是指用来陈列书籍的家具。

3. 书柜:指存放书籍的柜子。

反义词

1. 书本:指书籍的本体。

2. 钢笔:一种用于书写的笔具。

3. 筒子:形状为圆筒的容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