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专指下级给上级的信件,后来用为信札的通称。 唐 李商隐 《杂纂》:“开人家盘合书启。” 宋 欧阳修 《与陈员外书》:“下吏以私自达於其属长,而有所候问请谢者,则曰牋记书启。”《剪灯新话·翠翠传》:“书启堆案,无人裁答。” 瞿秋白 《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从会写四六文章的书启起,一直到会做印象主义的欧化文艺止。”
2.旧时官署里专管起草书信等事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我想屈你做一个书启。” 张友鹤 注:“书启,原指书函,一般作书启师爷的简称。”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惟通事及办理汉文之书启,征收税项之书吏,始用 华 人。”
“书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所演变,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在古代,该词特指下级向上级递交的信件,后来逐渐泛指所有书信。例如:
清代文献中,“书啓”也指官府中专司起草书信的职位。例如:
在文学层面,“书啓”还可指书信或文章的开头部分。古代信件常以“启”字起始,既表示开篇问候,也隐含通过文字传递启示的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啓”字本身有“开启”“启发”之意(如《论语》中的“不愤不启”),这为“书啓”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即通过文字沟通实现信息传递与思想启发。
《书啓》是一个汉语词语,可以理解为“书信开头”或者“信函的开场白”。它用来形容信件或书籍开头的一段话或几个字,用于表达对读者或收信人的问候、祝福或启示。
《书啓》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书字旁”,右边是“口字旁”。部首的位置可以提供一些汉字的草写笔顺线索。笔画总数为9画。
《书啓》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流传至今。现代汉字常规写法为“书启”。繁体字则为「書啟」。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书啓》在古代的写法为“書啓”,其中“書”字的右边有一个额外的“糹字旁”,相当于现代简化字中的“书”字旁部首。
1. 他给我写的信,在《书啓》中寄托着他的深情厚意。
2. 那本书的《书啓》很朴实,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思考与感慨。
3. 这封信的《书啓》向读者表示感谢并祝愿他们幸福快乐。
组词:书信、启蒙、书稿、信函、书信。
近义词:开头、引言、序言、问候语。
反义词:结束语、结束、结尾。
【别人正在浏览】